第454章 軍議(第2/3頁)

當然,他們讓皇帝感受到自己的熱情,也不止是這些,有了更多的商業頭腦的他們知道,皇帝越是來善陽,善陽的經濟就會越發達,因為他總是會帶一群有實力的消費者來善陽。

上午太陽剛有像烈日轉變的趨勢,從昨日黃昏就開始出發,走了一夜的大軍,就抵達了善陽南城門下,士兵們並未感覺有多辛苦,因為馬邑和善陽之間,早已通了水泥公路,在這邊趕路,就像在關中一樣好走,夜裏行軍,反而沒有白天那麽燥熱。

“臣等恭迎陛下聖駕。”李承乾,孫享福二人領著善陽百官,率先向車駕拜道。

“有勞諸卿相迎了。”笑著免了眾人的禮,又看到了城門口,舉著瓜果,大餅,蜂蜜水之類的向車駕迎來的百姓,一臉喜意。

“有勞善陽的諸位父老相迎了,天氣炎熱,朕屬下的兵將,可饞你們手中之物了……”

這次,李世民並沒有跟百姓們客氣,這就是一門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了,一回生,兩回熟,跟熟人,你就不能太客氣,太客氣了,反而容易生出距離感。

所以,當百姓親手準備的這些東西,都被李世民屬下的軍士們享用的時候,他們比自己吃了這些東西還開心,當享用過他們手中之物的軍士們紛紛對他們發出稱贊的時候,他們心裏就更加開心了。

不過,李世民不會白享用他們的東西,當場就宣布了給善陽的百姓發放降暑的費用,每戶百錢,頓時,城中的百姓們便紛紛奔走相告,一陣歡呼,只有隨駕進城的孫享福和褚遂良有些郁悶,善陽郡城治下可是有百姓四十萬戶,一戶百錢,四萬貫,又撒出去了。

行宮還不能住,車駕直接到了安北軍大營,在出征以前,大家還會在軍營裏休息一兩天,交割各方面物資。

當下午李世民出現在大營議事廳的時候,顯然已經完成了對李承乾一系列的考校,看他的表情,應該還算過關。

“陛下,善陽一應準備都已齊全,清點交割之後,大軍就可啟程東行,沿途,補給之地,臣已經命程處默提前安排好,半月左右,可保障大軍抵達開原。”

北地雖然開發出來了不少良田,但主要還是草場,善陽馬多,李世民所帶軍士,又全部都是騎馬趕路,在程處默提前準備好了補給換馬地點的情況下,一人雙馬,每日行軍四百裏,都不在話下,半個月自然能夠到達開原一線。

而開原方向,之所以要等李世民到了之後,才對高句麗發起總攻,則是因為只有李世民從善陽帶去的這些攻城裝備,才能讓唐軍在工程戰中減少損失。此後的戰爭,也會因為李世民帶領的這支人馬的加入,而改變模式,騎兵,只用於追擊奔襲,攻城,也不需要靠人命去堆,全靠新式武器裝備砸。

“善陽的各項準備充足,列為愛卿之功,朕會讓考功郎記錄在冊,等戰爭結束之後,再行封賞,今日召集諸卿,不僅是要商定東征的事情,對於咱們大唐的全盤戰事情況,咱們也應該有一個思路……”

李世民講了一個開場白之後,李靖便開始就各方面的戰爭情況,跟在場的高級官員講解了起來。

“吐谷渾與黨項各部之間的爭鬥果然有詐,鄯州和姚州的大軍突入了之後,他們居然同時反戈一擊,不過,他們小瞧了我軍的實力,偷襲不成,反而自身損兵折將,被我軍反殺重創,不過,此後,他們調整了戰術,不再與我軍硬碰硬,而且,還上表向陛下乞降稱臣,朝廷提出了稱臣的條件之後,他們又拒絕了,現在,他們以人數優勢,分為多股,不斷的襲擾我軍,又不展開決戰,一時間,還難以決出勝負。”

“李尚書,吐蕃和雲南那邊,可有什麽動靜?”

吐谷渾和黨項各部的軍隊不堪一擊,是孫享福早就料到的,歷史上的他們,都不需要大唐出重兵就剿滅了,以現在的實力差距,收拾他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他一直擔心的,一直就是王浩那邊的問題。

李靖聞言,搖了搖頭道,“未有,柴紹率領的大軍,已經進駐蜀中,舍龍等人,此時恐怕也才剛剛回到雲南吧!就算有消息,最快,也得半月之後傳來了。”

柴紹的人馬在蜀中布置了防禦,這就讓孫享福放下心來,有五萬裝備精良的精銳大軍在,即便是吐蕃傾巢而出,也不是那麽短時間能分出勝負的。蜀中穩,李績和牛進達這邊又以碾壓的趨勢,橫掃吐谷渾和黨項各部,那麽,東征之戰,基本就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李靖在回答了孫享福的問題之後,再度道,“其實,正明這邊,除了要做好東路軍的補給之外,還有一個不穩定因素,需要注意,那便是薛延陀。”

“薛延陀麽?倒是不用擔心,尉遲寶林前些日子回善陽了,和懷孕的東珠一起來的,對於薛延陀的情況,他最有發言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