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2/2頁)

後漢書的《禮樂志》中提到,“其短簫,鐃歌,軍樂也。”

與那時的短簫,鐃這樣的簡單軍樂器比起來,大唐的軍樂可就豐富的多了,而且,編曲上面,早已超越了千年,因為,虞秀兒指揮奏出來的,正是孫享福憑借著記憶,哼哼出來的節奏,編排而成,其旋律正是後世的《歡迎進行曲》。

這是士兵入場時的奏樂,稍後,會有《分列式進行曲》和《檢閱進行曲》,以及最後的《歡送進行曲》。

而這四首曲子,還屬這首《歡迎進行曲》最有開場氣勢,一出來,就能讓所有聽到這樂曲的人心情激動。

在雄渾的音樂聲中,朱雀大街上列陣的軍士動了,這次,他們不再像之前一樣,穿著沉重的鎧甲,向所有人展示大唐的裝備,因為,這次閱兵的目的和上次不一樣,上次是要亮肌肉,起震懾效果,而這次,是要真打,主題是誓師。

現在圍觀的百姓中,指不定就有高句麗的探子就混在其中,大唐的新式裝備具體達到了什麽樣的程度,自然是不會讓他們提前摸清楚的。

所以,除了戰車的展示,其余所有的士兵,只是穿著筆挺的綠色軍裝,打著看上去十分精神的武裝帶,大多數士兵,都只是戴著一副白手套,單手握著一柄制式腰刀,或者長槍,連重盾都沒有,只是以整齊的隊列,向世人展示大唐軍士的身板,軍容。

這種萬人齊如一人的列隊,看的所有人是目眩神迷,他們完全搞不清楚唐軍是如何做到了,截止五月底,唐軍可是進行了長達八個多月的訓練,雖然其中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用來幫百姓耕種收割了,但七個月的高強度訓練,也已經讓他們的某些習慣養成了自然。

這種昂首挺胸,自信的氣勢,甚至比他們穿著沉重的甲胄,佩戴著武裝到牙齒的裝備還要迷人。

許多在人群中觀看的少女,就在此刻萌生了一種要嫁就嫁兵哥哥的沖動。

隊伍進入皇城門前的皇城大街,軍樂演變城了《分列式行進區》。

皇城之上,李世民朝每一隊通過皇城門口,踏正步,向自己行擡手軍禮的士兵微笑揮手示意,待得十萬大軍全部在皇城大街列陣之後,李世民便下了皇城,站上了一輛由三名禦車都尉蹬踩的五輪人力車上,太子李承乾不在京,李世民沒有讓別的皇子一同登車,倒是讓滿心期待的李泰郁悶的要死。

文工團的樂曲在李世民登車之後,轉換成了《檢閱進行曲》,隨著人力車在街道的中央開始緩緩行駛,李世民也開始說自己的台詞了。

“將士們辛苦了……”

“為吾皇而戰……”

這句口號,是孫享福建議加上去的,它起到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趕來看閱兵的許多老府兵,或不在此次出征之列的府兵,恨不得自作主張,隨皇帝一起東征。

當李世民正在萬眾矚目的場面下,檢閱著自己的軍隊的時候,圍觀的人群中,鼻青臉腫,渾身纏著不少紗布的張誠,卻是進入了深刻的反思之中。

昨天那個想打他妹妹鬼主意的黑漢子他很討厭,不過,大唐,長安的這種氛圍,他卻很喜歡,百姓們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皇帝而驕傲,哪怕這次的閱兵儀式上,並沒有向所有人展示強大的武裝,但百姓們也覺得他們是無法戰勝的。

當然,讓他喜歡的還不止這些,妹妹張如煙昨天跟她講了很多在長安的事情,官府對於各種行業的管制,都十分嚴格,像她這樣原本的家奴,也被強制性的頒發了二等公民戶籍,而有了這個戶籍,她在王家,就是雇工的身份,即便是雇主,也不能強行逼迫她做皮肉生意。

所以,她雖然在畫舫上工作,卻也只是唱唱曲,跳跳舞,為客人斟酒打扇,卻並沒有失身,這也是為了掙些吃食,填飽肚子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而在朝廷這樣的政策下,很多像她這樣窮苦出生的姐妹,避免了徹底淪落的悲慘命運,她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此外,張如煙還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去文工團應募,她有自信,憑自己的本事,能做上女官,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再遭受欺淩,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同意跟著他去遙遠荒僻的雲南。

想到王浩的謀劃,張誠兩難了,他不想背叛王浩,卻又不忍破壞眼前的和諧美好,更加不願意讓自己唯一的親人受到傷害,所以,身體上的傷,他壓根沒有在乎,心靈上的煎熬,卻是讓他無法靜靜的躺在客房裏養傷,強忍著傷痛,他決定走出來看看,而在他遠處的一個角落裏,他的妹妹張如煙,正用羨慕崇拜的眼神看著英姿颯爽,高舉紅纓,指揮著過千人奏樂的太樂令虞秀兒,這是一個讓所有大唐女子羨慕崇拜的女人,尤其是像張如煙這種從事曲藝工作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