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2頁)

“你,你說的可是真的?”

那大漢還沒有做出反應,先前勸他撤了林子裏埋伏的矮個漢子便搶先一步道。

“本官有必要騙你們麽?聽說你們這邊有一股水匪,劫了一些朝廷從山裏遷居出來的苗民,知道朝廷遷那些苗民出來做什麽的麽?分配房子給他們住,分配上好的田地給他們耕種,對於這些野居山林的少數民族,朝廷都能如此,何況是你等漢民?”

聽到孫享福這麽說,一高一矮兩個水匪頭領都愣住了,雖然那些苗民不是他們劫的,但他們與那股水匪,其實是有聯系的,或者說,整個洞庭湖區的水匪,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聯系的,一旦朝廷派大軍來清剿,他們勢必會抱團抵抗,可這次,朝廷並沒有派大軍來,只是來了一個據說是天下最會種田的年輕官員。

然後,他們馬上就想到了,這事有可能有深層次含義,因為,他們知道,劫苗民的那股水匪,是因為收了黃蔡等幾家的好處,才決定出的手,不然,以他們的膽子,最多不過在往的小商船上盤剝勒索一些錢財米面之類的東西,根本不敢打官船的主意,因為,那勢必會招來官軍的清剿。

“我等當初也是走投無路,才想到來這湖上落草的,怪只怪那大水,毀了村裏的田地,那些大戶人家,又不肯借糧給我們周轉……”

以村為單位的小老百姓,能幹出啥大事?孫享福都不用聽他們講完就知道,肯定是一些受了災,得不到救助,地方官員,豪強,又聯合起來,不出手幫忙,甚至故意逼他們走投無路的俗套故事。

想來,這些水匪們原先的田地,現在已經落到了地方官員或者那些豪強的手中,天災毀了小老百姓的生活,卻富了他們。

不過,通過他們說的這些事,孫享福倒是可以肯定了,朝廷設置的義倉,在地方上面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等義倉歸農部管了之後,這種情況應該很難發生了。

孫享福等那矮漢子充分的為自己落草的原因做出了解釋之後,才道,“還未請教兩位名號。”

“大人可以叫我張牧,或者張大郎都行,這是我二弟,叫張充,大人可以叫他二郎。”

對於大唐這種大朗二郎的稱呼法,孫享福也已經習慣了,點了點頭道,“你們兄弟既然有心接受朝廷的招安,那麽就將你們帶領落草的這些村民的丁口數量報與本官,另外,如果你們能幫本官聯系到其它水匪,將朝廷的招安政策告訴他們,那麽,本官便有一場富貴送與你們。”

“富貴?大人不會是想以此來讓我們兄弟將他們都誘出來,然後一網打盡吧!您可不能這樣,十裏八寨的鄉親們,可都是窮苦人,都是被天災給逼的。”張充已然比他的哥哥張牧充聰明幾分,率先苦著臉求道。

孫享福盡量和藹的笑了笑道,“你放心,想將你們一網打盡,就不會是本官來了,相比於剿滅你們,招安你們,對於朝廷更加有利,真正將你們害到落草為寇的,其實是那些貪官汙吏和地方豪強,他們恨你們不死,所以,用各種詭計,想要害死你們。”

聽到這個,張牧和張充兩人都一臉疑惑之色的看向了孫享福。

看來,不給他們解釋清楚,他們是完全搞不清楚這裏面的道道了,於是孫享福道,“朝廷在各州縣設有義倉,按正常情況,你們受了災,義倉的糧食就應該放出來借貸給你們食用,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你們應該只知道自己要繳納義倉糧,卻從沒有人告訴你們,可以使用義倉糧食。然之後,你們找那些地方大戶借糧食,按理說,你們田產頗多,每年的產出不少,借貸給你們一些,他們還能賺不少利息,可他們卻不借給你們,知道是為什麽嗎?”

百姓最大的缺點就是無知,官府,尤其是被地方豪強把持的官府,除了告訴他們要交多少稅之外,根本不會告訴他們可以享受到什麽樣的社會保障,在那些豪強用手段對付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壓根不知道。

所以,他們二人只是傻愣愣的搖著頭,而這時,早已被孫享福放在地上,看到了他們全部談話過程的武媚娘咯咯一笑道,“你們真笨。”

孫享福饒有興趣的摸摸她的頭道,“小媚娘你說說,他們笨在何處?”

武媚娘可愛一笑道,“那些人不借給他們糧食,自然是逼他們落草為寇嘍,這樣,他們原本的田地,就歸那些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