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2/3頁)

“嗯,老夫今日就是從渭南過來的,舞台都已準備妥當,按照馬周的意思,演一場可不行,那邊現在有近五十多萬人在勞作,演十場,也未必能讓所有工人都看的到。”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勞工們的情況怎麽樣?”

說到了這個,杜正倫臉上的笑容頓時就沒有了,沉著臉道,“工地上寒風如刀,早晚水源結冰,道路打滑,他們的傷病情況很多,然而,為了幫助朝廷渡過難關,他們沒有返家休息,馬周現在正在四處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只盼陛下能夠早日去渭南給他們發放一些保暖生活物資,這個慰問演出嘛……”

“杜尚書今日來,該不會是催我和陛下早些去渭南的吧!”

“呵呵,倒確實有這麽一層意思。”

“那好,明日散朝之後,我去催催陛下吧!”

“求之不得,那麽接下來,咱們還是說說商部的事情吧!”

“那個,您不聽歌了?”

“還有歌可以聽?”

“當然,還有好多呢!姚大家的嗓音不適合唱這首《藍花花》,卻不代表她別的歌曲唱的不好,而且,咱們還有李大家在後面候場呢!”

“聽歌。咱們先聽歌,公事稍後再談,反正就算談到太晚,你府上也應該是有客房給老夫住的。”

對於杜正倫這樣率性的性格,孫享福還真不知道說什麽好,據說率性的人,都活的比較長久,杜正倫就硬是活到了高宗時期當了宰相,雖然具體年齡沒辦法考證,但他是開皇年間的秀才,也就是說,他的年齡,至少跟魏征差不多,現在都快五十了,那死的時候,起碼有七八十歲了。

孫享福示意表演繼續,不過,之後就由虞秀兒來擔任那些藝人的技術指導了,孫享福則是在每首歌的間歇,跟杜正倫聊幾句,等彩排好的節目表演完的時候,老杜才知道姚紅袖和李香蝶為什麽在長安娛樂圈的身價那麽高了。

姚紅袖的戲劇表演能力更強,一邊演一邊唱,代入感很強。

李香蝶則是在音樂造詣上比虞秀兒還強,她的氣息十分悠長,音域很廣,唱高音的時候比虞秀兒還厚實穩定,一首《大地飛歌》,真的是把老杜唱的起飛了,直呼今日來值了,直到所有演出的節目和歌曲全部表演完的時候,杜正倫也成功的把自己喝醉了。

孫享福只好如他所願,讓人將其擡到客房休息,然後,自己又回到書房,將能夠想起來的一些商部能夠管的事情寫成陳條,回頭讓他自己拿回去研究。

次日一早,天還沒大亮,孫享福便開始梳洗穿衣準備上朝,沒想到醉酒的杜正倫也起的很早,正好兩人能同乘一輛馬車去上朝。

“孫都督這陳條寫的真是字字珠璣,要是早幾天拿給老夫,我商部也不至於瞎忙活那許多天。”

孫享福謙虛道,“一些淺見而已,還需要您慢慢摸索,找到合適的施行方案才好,對了,昨日有一事想跟您老談談的,卻是還來不及,您就醉倒了。”

聞言,杜正倫有些羞愧的道,“不是什麽緊急事吧!老夫酒量奇差,卻偏生愛好這杯中之物,不然,就不會跟魏玄成交情那麽深了,都是為了貪他釀的私房酒。不過當值的時候,老夫是滴酒都不敢沾的,昨日是你府上酒太好,又是在下衙之後,就忍不住多喝了幾杯,不想今晨起床,竟然神清氣爽,並無往日醉酒之後頭疼欲裂的感覺。”

“呵呵,我家窖藏的白酒雖烈,但喝醉了之後,睡一覺就能全部揮發掉,讓人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外面可是花錢都買不到這樣的好酒的。對了,朝廷對於釀酒一直都有管制,不過,明年卻是可以全面放開了,您的商部,可以運作運作,將一些釀酒的執照多發一些,為朝廷多增加一些收入。”

聞言,杜正倫有些不解的道,“釀酒頗費糧食,正明為何鼓勵民間釀酒?”

“這還要說到你們商部需要做的宏觀調控的目的了,因為從明年起,大唐產的糧食,就可能出現太多吃不完的情況,到時候用來喂豬,會很浪費,用來釀酒,則是能夠將其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使發揮出它的價值。”

“原來如此,對於這個宏觀調控,老夫總算是知道了一些皮毛,對了,你昨天還說了什麽文工團來著,具體是個什麽事情?”

“就是運用歌曲,舞蹈,戲劇等各種表演形式,宣傳國家政策,鼓勵軍人士氣,舒緩人民心理壓力等等的一個組織,如果這次在渭南的慰問演出成功的話,我會建議陛下將禮部的太樂寺改革,至少可以在其下屬成立一個這樣性質的文工團,幫助國家更好的完成各項宣傳工作。”

在後世,管文化教育宣傳的,會專門有一個部門,然而,現在大唐卻不適合有那麽多部門,都將其歸到了禮部,而禮部現在是虞世南在管,有孫享福跟他的溝通,這事倒是不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