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2頁)

因為孫享福這個穿越者出現了,儒家思想,將不再會成為教育主流,甚至只能淪為配菜,從今科參考的人數比例就可以看出,其它各科,參考的學子,高達五千多人,進士科,只有三千人左右,勉強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數而已。

而下一屆的參考人數,估計連三分之一都沒有,因為,百姓們會參考取中科目的難易程度,去決定自己該讀什麽書,學什麽技能。

現在,朝廷在工科,商科,明算,明法,甚至醫科方面,缺員量都巨大,取士的幅度也將最大,那麽,大家下一屆,報考這些科目的人就會最多,因為參加科考的人,目的都是想做官,學什麽,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有好走的晉升道路不去走,為什麽要走一個更艱難的道路呢?

“老夫要上奏陛下,編著四書五經的注解正義,規範儒學子弟的學說,這些錯誤答案,還請暫且停止評分。”孔穎達想了良久之後,想到了一個或許行的通的辦法道。

孫享福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孔祭酒,您的正義,要多長時間才能編著好?難道讓所有的學子,等您十年八年?”

“這……”

孔穎達頑固的氣勢,隨著孫享福這一句話,為之一泄,那玩意可不是一天兩天能編好的,即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要召集一大幫大儒來,通過無數的辯證,才能逐字逐句的將其定義下來,孫享福說十年八年,那還算是快的,可考生們那裏有這麽多年光陰來等待一個結果。

“行了,就先按正明說的辦吧!此事稍後老夫與孔祭酒一同向陛下上奏,相信陛下定然能有個睿智的決斷,只是這算平均分的事情,只怕……”

“很簡單,咱們先將明算科的考卷,對照標準答案批改出來,然後,讓他們以新科舉子的身份,來參與算分,人多了,算起來就簡單了。”

“倒是個好辦法,就依正明之法行事吧!明算科的考生不多,有標準答案,咱們一天就能將考卷閱完,明日就張榜,讓取中的舉子,後日到國子監計算各種非標準答案考卷的平均分。”

對於數學人才,朝廷是奇缺的,尤其是在稅務改革之後,戶部,財部,還有像善陽,渭南,這樣逐漸開始工業化的城市,當孫享福得知報考明算科的人數只有不到五百人的時候,他甚至想將其全部取中,只要能寫會算,其實就已經能夠去很多部門任職了。

當然,為了防止下一屆科舉大家都紮堆到明算科去,一些專業知識,還是要考一考的,也不能真的全部取中,比如有一些渾水摸魚的無學之輩跑來碰運氣的,就要剔除掉。

黃昏以前,幾百個明算科學子的考分就全部被統計了出來,按照分數排位,孫享福建議將頭名李耀定為狀元,第二名的文季定為榜眼,第三名的錢通定為探花。

並且賜三人錦緞紅袍,高頭大馬,讓他們享受打馬進入皇城,吃一次皇帝禦賜,宰相親臨的高規格宴席。

意思就是給予他們無上的榮耀,用以刺激後學,使其讀書進學的時候更加有動力。

這個建議,馬上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他甚至要求親臨酒宴現場,與大唐各個方面的頂尖人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孫享福覺得也無不可,反正你有時間,又是在酒場上拉攏人心的高手,你去肯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於是,當這個被取名“瓊林宴”的宴席被定下來之後,長安城當晚的銅鑼聲,響徹了各處坊市街道,李耀,文季,錢通三人的名號在長安城內一夜盡知,這倒是讓所有考生都沒有想到的,以往並不是主科目的明算科,朝廷現在竟然也如此重視了。

而當次日眾多學子來到務本坊擁擠著看榜的時候,蕭瑀特意將他們三人請了上來,當眾賜給他們錦緞紅袍,高頭大馬,雙翅文士帽,還有一個成親的時候,新郎官才會紮在胸前的大紅花,並且當眾宣布,他們三人在各科榜單公布完之後,便能和其余各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一起打馬進皇城,享受禦賜酒宴,到時候左右仆射會親自招待他們,甚至皇帝也有可能親臨酒宴現場與他們見面,倒是叫他們三個人險些幸福的暈了過去。

而當看到那些圍觀的百姓,尤其是學子們眼神中那種羨慕嫉妒的火焰的時候,蕭瑀很舒服,因為他知道,下一屆要是再考,不光是考生的人數,考生的水平也一定會有一個大大的提高,孫享福只用幾件衣服,幾匹馬,幾桌酒席,就大大的刺激了所有學子的學習熱情,這對整個國家的文化教育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