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各種忙(第2/3頁)

他還看到了唐奉義給他寫的信,他覺得從善陽輸出農具到遙遠的上齊太不劃算了,想要將善陽木工作坊以及鐵料作坊三分之一的人手分到上齊那些去建立新作坊,直接在那邊生產,有條件的話,還想將更多善陽的工廠在那邊開分廠,不過需要一筆啟動資金,可能要找善陽錢莊貸款。

周純則是直接給孫享福報過來了一組在四座新建的郡城投資房地產,所需要的資金數額,投資當然不小,需要很多貸款。

而張行成,宇文節,也給孫享福報過來了修建上齊城和烏蘭城的啟動資金預算,都是百萬貫起,如此一來,這孫享福在善陽的私人錢財,差不多又要全部投資出去,而安北大都護府的公賬上,可能會欠下好幾百萬貫的巨債,倒是讓善陽的錢莊,也跟長安的錢莊一樣,拉響了貸款紅色警報。

給所有的公文和信件做了批示和回復之後,又到了午夜時分,紅梅和春桃來請孫享福就寢,感覺身體已經被掏空的孫享福,有些害怕的夾了夾腿,決定今天晚上就睡書房了,明天還要給兩個孩子擺滿月酒呢!精神太差可不行,倒是叫紅梅和春桃好一陣笑。

能夠在午夜之前睡覺,算是幸福的,李世民就沒有孫享福那麽幸福,他每天要批閱的奏折和要收聽處理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尤其是國家在處於改革和對外戰爭的關鍵時刻。

“陛下,五姓七家對於此次沒有能進入權利中樞頗有微詞。”

“他們私下裏都說了些什麽?”

“他們說,陛下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亂改革,是要出大亂子的,治理百姓從來不缺好的政策,缺的是讓百姓服從的手段……”

聞言,李世民卻是想笑,世家子還是以為,只有他們才能讓百姓們乖乖的聽話呢!殊不知,沒有什麽文化知識的百姓們雖然無知,但也知道誰對他們好,現在朝廷管理百姓的方式,已經從給他們立規矩,剝削他們,轉變到了幫他們更好生產生活,百姓能不服從才怪。

“他們有什麽具體的謀劃嗎?”

“目前沒有,不過他們各家的各項資源,都在加速往關外走,他們對於那孤懸在外的土地,似乎比孫都督想象中要狂熱。”

“他們是在選擇逃避,以為離朕皇帝遠遠的,朕就管不了他們了,也罷,等他們幫朕把那些邊地開發好了,朕再動手收拾他們。黨項各部和吐谷渾那邊究竟是什麽情況,朕要盡快知曉,調集隴右那邊的所有人馬,深入他們境內查探,朕不光是要知道他們境內的地形,人口,生活風俗,還需要一個恰當的介入機會。”

“微臣會立即去辦。”

“行了,今天就說到這吧!皇後又該催朕就寢了。”

李世民手上的這把牌太好,民心所向,如果他沒有太多進取心的話,以大唐如今的經濟實力,和軍力,守成綽綽有余。

所以,世家子們剛開始或許沒有反應過來,現在,卻都醒悟了過來,置換田地到關外的邊地,就是他們保存實力,避免跟李世民沖突的一種手段。

在保存了實力之後,他們隨時可以發動像這次城門口攔駕的類似事件,給李世民添麻煩,所以,想要國內少些麻煩,你最好也別找他們的麻煩,達成默契了,大家都安穩。

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在越發強大之後,跟世家子們達成了一定程度的默契,沒有產生什麽大規模的流血事件,現在,這個時期提前幾年到來了。

“陛下,今日正明府上送來了鯨魚肉,禦膳房做了魚肉羹湯,您吃一些再歇息吧!對了,他府上明日要為兩個孩子擺滿月酒,您可想好了送什麽賀禮嗎?”

“朕諸事繁忙,倒是沒有想過,你拿主意就好。”李世民聞著那鯨魚肉羮湯,煲的極香,便接過來吃喝了起來道。

“臣妾以為,再多的賞賜,也不如親臨他府上來的好,明日十五,陛下可有空閑?”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成親多年,對她的了解不要太多,只看她的眼神,便知道,這裏面肯定有事情。

“怎麽,孫府又有什麽來錢的生意可以做麽?”

“卻是瞞不過陛下,兄長昨日不是上奏了陛下,要在長安實行像善陽一樣開放的政策麽,有一些場所,臣妾想和孫家合作經營。”

長孫皇後說到這個,倒是叫李世民想起了在善陽居住的這段時間的情景,在那邊,隨時可以上街溜達散心,即便是這個時辰,在街上吃幾串烤羊肉串,喝點百花酒,或者奶酒,也是蠻舒服的。

同時,他也想起了長孫無忌那封拆除長安城內一部分坊墻,逐步解除宵禁,實行開放管理政策的折子。

此法倒是可行,不過,真正的如何搞活市場,讓百姓,官府,甚至是皇家各方都得利,還得問問孫享福具體該怎麽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