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2/2頁)

“老臣遵命。”

蕭瑀躬身領命後,又轉頭看向那群學子道,“你等先前說老夫枉顧祖宗成法?請問,是那位祖宗?定下了什麽成法?”

聞言,那盧騫有些遲疑,這語氣風格,貌似有些不對路啊!要是他真將開科取士形成制度的隋煬帝認定為祖宗,別說蕭瑀不會同意,在場的百姓也不會同意啊!

不過,他還有一招,避重就輕。想了一下,又硬著頭皮道,“科舉乃是隋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取士制度,我大唐諸法皆沿襲前隋,肆意纂改成法,讓我等寒窗苦讀之士人不得為朝廷出力,乃害士亂國之舉也。”

“哦,原來你說的是前隋的成法啊!醒醒吧孩子,現在已經是大唐朝了,就連你口中所謂的士人稱呼,在關中也已經沒有了。這裏,只有一等公民,二等公民,和三等公民,像你這樣的讀書人,是二等公民,無理取鬧,觸犯聖顏的話,便是犯罪,那麽,很可能變成三等公民。”

蕭瑀說話的語氣中正平和,然而,不管怎麽聽,都有股孫享福的味道在裏面,剛才盧騫說了,他一個士人,與工人商賈同列,貌似自己是讀書人很了不起,瞧不起工人和商賈,圍觀人群中的工人和商賈們可就不幹了,紛紛開始嚷嚷。

“就是,我關中早已實行公民制度,你個書生,與我等同是二等公民,不跟我等一同參加科舉,你還想上天呐!……”

“此人一定是外地來的鄉巴佬,聽說現在公民制度還只在咱們關中和安北大都護府實行了,不知者不怪呀!……”

“拿前隋制定的制度來管我大唐朝的子民,這人肯定是讀書把腦子讀壞了,隋朝除了會加派苛捐雜稅,還會做什麽?能像當今聖人一樣,派人教咱們種新作物,蓋新房子嗎!……”

嚷嚷聲雖然嘈雜,什麽語氣都有,但是李世民聽的很舒服,可他不能讓百姓一直這麽議論下去,揚了揚手,很快,場面上就肅靜下來,李世民才道,“這位學子,我大唐可不是什麽制度都沿襲前隋的,你這一條,似乎不成立啊!”

“陛下說的在理,前隋乃是二世而亡之朝代,可見其各項管理制度都不合理,才致使民怨四起,我大唐此前只是因為要平定四方戰亂,沒有時間全盤制定新制度,才沿用了一部分前隋的制度,這位學子不在中樞為官,不懂其中道理,也情有可原,你還要什麽異議,可以提出,老夫一一為你解答。”蕭瑀見情勢比預料之中的還好,便接話道。

“好,就算這一條學生所提有誤,但啟用工匠,商賈之流為官,所謂何事?這些人不讀四書五經,貪利寡義,豈可為百姓之父母?”

他這話一出,圍觀的人群中嚷嚷的聲音更大了,有些人甚至直接開罵,那個貪利寡義了?難道還只有你們讀了四書五經的人才是正人君子?

然後,蕭瑀伸開雙手向下壓,示意大家保持肅靜,然後道,“這位學子,你可會種田?”

盧騫聞言一愣,有些磕巴地答道,“呃,這,某自幼讀書,豈會行那粗鄙之事。”

蕭瑀懶得看他的囧樣,對他身後的那群讀書人道,“你們也不會嗎?”

那些人紛紛搖頭,表示自己是高貴的讀書人,不會去幹種田的粗鄙活。

然後,蕭瑀又問道,“你可會做工?比如,建房子,造大船?”

這下,盧騫和眾多學子一起搖頭,工人比農人的社會地位還低,他們當然不會做工人做的事情了。

然之後,蕭瑀有道,“那麽經商你們總該會了吧!這個只需要動腦,動嘴就行了。”

然而,那些學子確實開始動腦了,將腦袋搖的飛快,示意自己絕對不會經商。

等他們全部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之後,蕭瑀仰天長嘆道,“這可就難辦了,朝廷現在缺的,就是會種田,會做工,會經商的官,你們說,老夫不取他們為官,難道讓你們去種田,做工,經商?”

所有學子慣性的搖了搖腦袋。

孫享福和李世民對視一眼,憋笑憋的厲害,想不到蕭瑀也是個老戲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