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2/2頁)

“據我所知,高句麗乃是唐國東邊的強國,此前隋朝的皇帝就曾經與高句麗展開連場大戰,百萬大軍都沒能滅其國,你的意思是說,李唐也將和前隋一樣,陷入長期的大戰之中?”

祿東贊順著王麟的話分析著,不過,越說到後面,他的目光越是閃亮,因為,他看到了機會。

吐蕃與高句在李唐的東西兩端,而且,三國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相差不大,現在,高句麗和李唐即將開戰,那麽豈不是說,李唐無力防禦吐蕃?

“你是說,咱們進取中原的機會到了?”

王麟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道,“如果我的人所料不差,李世民應該會在明年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咱們正好趁著這個時機,將內部的反叛部落平定,不過,若是在他出征高句麗之前,咱們就完成了一統,估計他會留下一支兵馬防備我們,所以,咱們得聯合吐谷渾和黨項各部,演一場戲。”

“演一場戲?”

這下,祿東贊就更加不懂了,他們吐蕃人以往的作風,更加偏向於正面交戰,合縱連橫耍陰謀詭計,可不是他們擅長的。

見祿東贊一臉懵逼的樣子,王麟很有智商上的優越感,給他解釋道,“李唐自從弄出了鹹魚豆醬和精制海鹽之後,就沒有再向吐谷渾購買一石鹽巴。而他們滅了頡利之後,占據了玉門關以西的數千裏之地,從前,那些要走吐谷渾境內過境的商人,也都不用走那條線路了,直接在庭州,伊州方向進入大唐,他們就可以避免向吐谷渾交稅。失去了鹽和過境商人的稅收來源,伏允的日子,很不好過啊!”

“你的意思是,咱們聯合伏允,一起攻唐?”

聞言,王麟那種智商上的優越感更盛,搖頭道,“非也,咱們不僅要聯合伏允,還要聯合黨項各部,先跟他們之間來一場假意的交戰,這就會讓李世民毫無顧慮的去打高句麗,等他和高句麗開打了,再讓伏允和黨項各部出兵攻唐,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長安太近,屆時,應該會把李世民留下來守備長安的兵力全部逼出來。那麽,這個時候,咱們吐蕃的二十萬鐵騎出蜀中,你說,李世民還有什麽可以抵擋咱們的力量?咱們只需要拿下松州,一路快馬進軍長安,就算他得到消息,放棄河北之地,回軍來援,等他趕幾千裏路到關中的時候,咱們早就已經拿下了長安,你知道,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有多少金銀財寶,適合生養的年輕婦人嗎?”

蜀中往長安方向的直線距離也非常短,又有歷朝修建的古道,騎馬路程不超過十天,而李世民從四五千裏之外的遼東回軍的話,就算是騎兵,也要近一個月時間,因為大軍行軍不比精銳奔襲趕路,一天很難走到二百裏,而步兵,靠雙腳走回來,則最少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所以,能夠及時救援的可能幾乎為零。

“妙,簡直是太妙了,王公子的智慧,比雪山還高,老夫這個左相的位置,就應該讓你來坐才對。”

祿東贊聽了王麟的計劃,只是稍微腦補了一下那種畫面,就歡喜的直拍自己的肚腩。

不過,王麟可不敢真的一口應下,只是淡淡地笑道,“我並非吐蕃人,即便是做右相的位置,也有諸多頭領不滿,怎敢覬覦左相之位,而且,這個計劃,我還沒有說完。”

“還沒有說完?後面還有什麽手段,王右相還請快快說來。”

聽到祿東贊給自己換了稱呼,王麟才心知,這個吐蕃第一智者,現在才對自己有了一絲信任,或者說認同,他這麽晚了來找自己,可不是安的什麽好心,雖然王麟給松贊幹布提供了很多戰略物資和計謀上的幫助,在統一之戰中功勞很大,但松贊幹布最信任的還是祿東贊,今夜的會面,很可能是祿東贊對於王麟的最後一次考驗。

考驗的結果好的話,王麟可以當右相,結果不好的話,說不定變死屍都有可能。

權利爭鬥和平衡,任何地方的統治者都需要,松贊幹布為了安撫向他投降的部落,將王麟這個在統一之戰中殺了大量各部子民的人推出來背鍋,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這能讓各部的百姓,減輕對松贊幹布的仇視感,反正王麟是個外族人,而且已經發揮完了他最大的作用了。

想要讓自己在吐蕃保持地位,王麟就必須凸顯自己的價值,他帶過來的仆從家兵不過五百人,在擁有二十幾萬騎兵的吐蕃,連一朵浪花都算不上,那麽就只能靠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