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2/3頁)

李靖私下裏顯然對於高句麗做過無數次戰略分析,此時的高句麗版圖可是夠大的,差不多是後世東北兩省加朝鮮半島,遼陽,即是後世的沈陽以東一百多裏左右的位置,此前,李世民故意封了李含珠一個遼陽郡王,未必沒有讓霫部對遼陽之地生起非份之想的意思,不過,此時遼陽還在高句麗重兵防守之下,不是那麽容易攻取的。

而李靖所說的,遼陽以北數百裏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後世的長春一帶,這一帶,也正是高句麗被霫,契丹,室韋,靺鞨四部包圍的一塊突出地帶,將其拿下,那麽大唐此後進攻高句麗,就未必需要在遼陽一帶高句麗重兵把守的防禦工事前硬磕了,屆時從開原,遼源一帶,到處都有路向遼陽背後突進,瓦解高句麗針對大唐的防線,就變的簡單的多了。

李世民聞言,很快明白了李靖的意思,這個戰略非常符合大唐的利益,幾乎是用最小的代價,達到了最大的效果,那麽,為了促成此事,李世民即便是給四部一些好處,也是在所不惜的。

“陛下,臣還建議,讓蘇定方引少量安北軍輕騎隨四部首領秘密返回,統籌指揮四部兵馬進兵,而善陽的大軍,則是繼續留在善陽完成比賽,以迷惑淵蓋蘇文。”

李靖對於蘇定方的領兵作戰能力十分認可,他料定淵蓋蘇文會安排探子監視善陽大軍的一舉一動,只要善陽的兵馬不動,以炫耀武力為目的他,就會繼續駐軍在河北道邊境,這樣,正好給了蘇定方一個偷襲的機會。

“可是,咱們如何應對高句麗之後的反撲呢?”李世民又向李靖問道。

“陛下,劉弘基和張亮的大軍,不是早就駐紮在山東了麽,陛下只需去信東萊,讓張亮派水軍,佯攻卑沙城,淵蓋蘇文必不敢輕動,屆時,陛下只需要派少量安北軍給蘇定方,讓其在開原一帶整合四部兵馬,固守防線就好。”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又問道,“那朕的大軍,就不作任何動作了?”

“陛下,時機未到啊!東北寒冷,我軍此來善陽,皆著夏秋裝,不宜前往開戰是其一。其二,高句麗各城池占據地理優勢,易守難攻,且軍隊數量占優勢,還有多方支援,以咱們現在在北地的全騎兵兵種,也不適合與之開戰。而且,如果不蓄足一舉滅其國之力,只是打下幾個城池,占些小便宜的話,反容易遭受其反撲,損失慘重,前隋的數次征伐,便有例可循。所以,臣建議,先以四部聯軍占住開原往北的地帶,再在海上保持對高句麗的佯攻之勢,讓淵蓋蘇文不能夠統一內部人心,待得明年我大唐戰略儲備充足,再起大軍征之,便能事半功倍了。”

說白了,李靖認為,打仗不能因為是出一口氣而打,而且,作為進攻方,準備一定要充足,起碼不能用善陽的全騎兵去高句麗攻城吧!新臣服的四部都是遊牧民族,趁著高句麗後路空虛,打打偷襲或者遊擊戰,討點便宜就好,真正要攻城掠地,統治一方,還是需要步兵大部隊來推進才行的。

而大唐的步兵部隊,現在卻在長安,淵蓋蘇文就是看死了大唐沒有大舉反擊的能力,才敢這麽出兵挑釁的。因為李世民不在中樞,調步兵到東北邊境開打,最快,都是明年的事情了,那時候,他早已將內部思想整合統一,大不了再來一次和抵抗前隋一樣的戰爭,正好可以幫他穩固地位。

所以,李靖認為,瓦解淵蓋蘇文的政治目是第一要務,至於出兵平滅高句麗,至少也是明年夏糧收割,軍士禦寒的衣物,打仗的裝備等一應事物準備妥當之後才行,以現在大唐各方面的發展速度,其實越是往後,實力會越強,打起來,也越十拿九穩。

對於這些分析,李世民很快就吃透了,於是,接下來,便由他去說服四部首領出兵,而孫享福則是將蘇定方拉到了書房外叮囑道,“蘇將軍,如若此次陛下能夠說服四部,並且讓你領導四部出兵,到了那邊可不要大肆殺戮,咱們北地缺人口,你將人口搶回來,便是財富。”

“末將知曉。只是末將若出征,這大比……”

“放心吧!我會讓褚遂良和郭破處理好的……”

二人正聊著,便見張軻拿著一個紙條,快速的朝這邊跑了過來道,“都督,南方來的急信。”

孫享福忙接過,將其打開一看,便露出一絲喜色,頓時知道了淵蓋蘇文提兵進犯河北道的最終目的,原來,趙龍在高句麗沿海抓到了榮留王高建武之子高德,並且將淵蓋蘇文派來追擊高德的水軍打的全軍覆沒了,淵蓋蘇文出兵河北道,是想向李世民施壓,讓李世民把高德交還給他,並且承認他對高句麗的統治地位。

至於為什麽趙龍會在高麗沿海遇到高德,孫享福覺得,肯定是王浩運作的,他給大唐創造了這麽多的有利條件,用各種手段引誘大唐進攻高句麗,就是想實現他縱橫家的夢想,消除一切戰爭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