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2頁)

他們只覺得,這條長綢布上,書寫的內容,很對。

就應該挽留皇帝在咱們善陽多住些日子,咱們善陽的百姓,願意出錢出力,為皇帝在善陽修建一座行宮,請皇帝每年都來善陽居住一段時間。

“陛下,這是民心,是北地數十萬百姓的共同願意,臣請陛下許之。”房玄齡和孫享福像排練好的一般,一左一右的向李世民拱手上奏道。

“臣請陛下許之……”

“請陛下許之……”

房玄齡和孫享福打了個頭,然之後就是朝臣,然之後,就是所有比賽場地內的百姓,聲浪一浪高過一浪,這架勢,誰還能拒絕的了。

反正不管別人是怎麽想的,此刻的李世民心裏,像是吃了仙丹一般,隨時準備同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感覺。

用別人家出錢做的月餅,賺取這麽一大票的民心,還白得一座富麗堂皇的行宮,一個‘爽’字又怎麽能夠形容。

很快,一切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套路運作了起來,孫享福將城北政務區旁一大塊後備用地劃做了皇帝行宮的用地,都不需要對外招募工人,每天都有數萬人跑到這裏,也不要吃食,還自帶著工具,就問建築隊的人,有什麽活他們可以幹。

而且,這還不是主要的,更多的百姓,則是握著一把銅錢跑過來工地上面問,怎麽把這些錢捐給皇帝,讓他用來購買修建行宮的建材,或者置辦行宮裏的家當,這種情況一度都擾亂到了專業建築隊的施工。

為此,褚遂良不得不專門派了一些人來工地上給這些百姓解釋,而且,還得用忽悠的方式告訴他們,修建行宮的捐款已經達到了數十萬貫,根本用不完,讓他們自己把錢帶回去,沒辦法,不忽悠,他們真的會放下錢就走。

這個時期的人,只要不是真的揭不開鍋,還是比較感激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皇帝的,因為前面的皇帝太操蛋了,一對比,就發現了差距。

像劉大旺這樣的人,出錢不成,就只能帶著村裏的百姓來出力了。這樣的漢民百姓有很多,他們都記得,是皇帝李世民,是大都督孫享福,讓他們在一個大災之年來到了這裏,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解決了溫飽,甚至實現了富裕,比楊廣那個用酷法剝削百姓的家夥好太多了。

所以,李世民的這處行宮修建的速度很快,幾萬人的勞作現場,挖地基,只用兩三天就完成了,孫享福估計,明年他再來善陽的話,就能夠住上這座奢華無比的行宮了,因為,王崔兩家,可是一共出資了三十萬貫呢!這些錢,大部分都被孫享福拿到善陽的各大作坊,做新興建材的研究,和制作了。

當然,給皇帝修建行宮,還只能算是善陽民間的一個熱點,真正上層人士關注的熱點,卻是在崔家最近放出來的一個消息上。

王家居然與安北都護府協商,用關內的良田,換關外的荒草地,而且,一畝只換兩畝?

不僅僅是朝堂,各大世家的族老,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有點懵逼,紛紛開始召開緊急會議,分析起王家的意圖。

然後,沒過兩天,在崔緹不斷透露的新消息下,他們終於知道了孫享福的全盤計劃,那麽,結合公民制度即將推行,勞動保護法和新的稅制全面實施來看,大家終於知道王家這麽做的目的了。

然後,爭對王家的這一情況,各大家的族老,不得不召開了一次聯合會議,崔家有參與,所以,孫享福將崔家作為暗子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因為,他們可以幫忙影響會議的風向。

各家就是否進入蟄伏期這個問題,討論了三天,才得到一個比較統一的結果,如今,大唐軍力太強,突厥被滅,薛延陀臣服,並且表現恭順,東北四部,也是望風臣服,北方關外之地,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是一塊中原政權無法控制的飛地,相反,它開發出來之後,是一塊比中原土地產出還要多很多的沃土。

這個時候進入蟄伏期,向皇帝表示恭順,不僅能夠保住家族安穩,還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所以,在孫享福正準備起行去長安的時候,他們收到了來自幾家聯名的請帖,這是五姓七家做決定的重要時刻,孫享福不得不留下來,親自跟他們把事情談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