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返城(第2/3頁)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當然,此次我帶來不少願意來薛延陀汗城開設商鋪的商賈過來,你只要調撥一定的人口勞力給他們,他們就能快速的幫你發展起城裏的商業。

比如,煤炭業,有一個叫韋興善的人,在咱們大唐,可是專做這個產業的韋氏的子弟,你要是能給他一些人手,他馬上能在漠北之地幫你找到煤礦,並且開采制作成像善陽那樣好用的蜂窩煤塊。

這樣,你就可以大量的建造暖棚,供牛羊過冬,只要牛羊在冬季的時候不出現凍死的情況,來年,只怕數量會多到你吃都吃不完。

而另一些商賈,比如那個叫蕭琦的,他能幫你把薛延陀產出的牛羊馬匹都販賣出去,同時,販賣一些薛延陀需要的商品過來,你只需在城裏收他的稅,就能得利不少。

其它還有很多行業,我就不一一贅述了,這些漢人商賈,你到時候多和他們溝通,給他們一些優待和支持,如果能讓他們帶領更多的商賈來你的汗城經商,那麽,你這裏想不富裕都難啊!”

在夷男看來,孫享福說的這些話,可算是字字字珠璣,事實上,孫享福說的這些,本就是實實在在的能讓夷男富裕的策略。

然而,未來薛延陀汗城並非是像善陽那樣,商品種類多,質量好,稀有,他們只是在牛羊皮貨上的產出比較大而已。

這就會形成另外一種局面,薛延陀的百姓雖然因為暖棚的原因,產出加大了,卻會因為各種好用,昂貴的商鋪的引進,讓他們花錢的地方多了,實際上,普通的牧民百姓只是將這些多出來的產出,低價輸送給了大唐,他們本身並不能實現富裕,更有像那些習慣了奢靡的貴族首領,會因為花銷越來越大,反而變的貧窮。

在這個過程中,只是負責收稅的夷男確實會富裕,卻會逐漸的失去了民心,他旗下那些貴族和小部落首領想要持續的富貴,奢靡下去,就需要更多的錢,而這種渴求,夷男滿足不了他們,他們就會開始對夷男離心離德。

夷男滿足不了他們,可有人能夠滿足的了啊!

大唐皇帝就能輕易的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屆時,不管是管理民生的官員,還是底層的百姓,亦或是貴族,部落首領的心裏,都是支持大唐皇帝來直接管理這片土地,那麽,這個時候基本就可以宣判夷男的時代結束了。

接下來的兩天,夷男果然很上道的會見了孫享福帶過來的各路商賈,並將其奉為貴賓,一天兩頓的飲宴討教。

李世民則是帶領著數萬將士,以及薛延陀部陸陸續續趕過來幫夷男修建汗城的二十幾萬民眾,為新汗城的地基挖了一天土之後,就準備跟大家告別了。

臨走前,李世民將不必要帶回去的一些生活物質,全部贈送給了薛延陀的牧民百姓,更加的加深了這些薛延陀百姓對於他的好感,於是,輕裝簡行上路的大隊伍,返程的時候走的很快。

由於汗城的建設才剛剛開始,夷男脫不得身,這次薛延陀部參加大比的人馬,就由桑傑帶隊了,總共約兩千人,隨李世民的隊伍一同出發,反正見識過了唐軍的強大之後,夷男也沒打算自己屬下的人能夠獲得多少冠軍。

至於大唐內部,則熱鬧了,當宣傳這場比賽的報紙和那本小冊子被大量印出來發行之後,這事就瞬間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

天下第一啊!誰不想?

而且,這種比鬥,並不限於打鬥廝殺。

跑步,投標槍,跳高,跳遠,誰不會?有些認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就很想去試試。

當然,最上心的,就是那些上州的刺史或者都督,十萬貫的團體大獎,誰不想得?即便拿不到團體大獎,單項的一個冠軍,可也是一千貫的獎勵啊!雖然那是三年以後的比賽,但現在應該去觀看一下,累積一些比賽經驗,至少知道怎麽比吧!

幾乎是看到報紙的第一時間,很多刺史就下了招募令,邀請了地方的一些豪門大族,準備選拔人才聯合組團參賽,對與他們來說,賺取利益只是一方面,在皇帝,或者在天下人面前露臉,則更加重要。

對於這種競技類的東西,實力雄厚的世家子們自然是最上心的了,他們比平常人更加渴望天下第一這樣的名頭,幾乎想都不用想,各家的家主就下令,以所在州郡的名義,組建團隊參賽,爭對項目,在自家的門客和家兵中挑選人才的同時,還花重金,在各地尋訪各種天賦異稟的人才,錢對他們來說是小意思,天下第一的名頭,必須要爭。

一時之間,武人的地位水漲船高,成了大唐各方勢力爭搶的對象,這很好的達到了孫享福的預期效果,保持,甚至發揚大唐百姓的尚武精神,使得武人,也有了許多的晉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