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3頁)

“大都督,有信使來衙門告知,西域胡商團隊,最多十余日便可到善陽,人數非常龐大,至少有五萬人以上。”

“五萬人以上?”

即便是孫享福一早就知道西域胡商會在今年六月率先抵達善陽,卻也沒有想過,來人的規模會超過五萬,因為,往年頂多也就幾百個商隊,萬把人。

看來,他那張采購單子,以及鏡子的誘餌,起了很大的作用,胡商的數量不可能一次增加那麽多,多半是他們將自己收集過來的奴隸,壯丁什麽的,都帶過來了。

“是的,他們會先陛下一步抵達善陽,若是都入住善陽的客棧,只怕,那些朝廷的大臣們會找不到地方住。”褚遂良一臉擔憂的道。

“沒地方住麽?那倒未必,你把幾個和你同來的預備刺史找齊,和他們一起到我府上來,我有事情和你們商量。”

孫享福聽褚遂良說了情況,不但不擔心,反而露出一臉笑意道。

朝臣是什麽?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不能得罪的剝削階級。

可對於商人來說,就是花錢的金主。

如今善陽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基礎建設趨於完備,鳥語花香,風景宜人,各項娛樂服務豐富,當官的,難道不想在這買套別墅,閑暇時過來小主幾日麽?

大家可都知道皇帝未來的幾年,都是要北巡的,也就是說,他們往後每年都會在善陽住至少兩三個月的時間,買房子,可比住客棧劃算。

而孫享福在給李世民提北巡計劃的時候,早就想到了這一節,所以,周純屬下數萬人的工程隊可不都只建普通民居了,高档別墅,至少也建了好幾百套出來,這些別墅的位置,全部在靠近桑幹河西面,是城內景色最優美的地方,與北面政務區相鄰。

而怎麽把這些別墅推銷出去,可就是褚遂良這個刺史,和善陽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周純要做的事情了。

在孫享福看來,以前那種靠條條框框的規定來管理地方的模式已經過時了,只靠限制百姓的行為的話,即便是百姓再聽話,也頂多只能混個不餓死。

一地主官,該管的就是生產,該抓的,就是經濟,只要產出多了,經濟好了,百姓有吃有喝有穿,就肯定亂不起來。

像朝廷這些有錢的大佬們,就是善陽的主要客源之一,還有西域的胡商,他們也將是個較大的消費群體,所以,皇帝北巡對於善陽來說,是一個發展經濟的機會,得抓住。

學政,當然是要學全套的,今天給幾位未來刺史上課的是周純,孫享福讓下人準備了酒席,飯桌上就是他們的課堂了。

“諸位大人,你們知道善陽的發展,靠的是什麽嗎?”

周純被孫享福點作今日酒宴的主講,那是他的榮幸,他區區一介商賈,能夠給幾位正五品以上的官員說教,在以前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

“自然是因為大都督的合理規劃,以及農門神奇的種植技術了。”許敬宗率先一記馬屁拍道。

聞言,周純自然是不敢否定的,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不過,這說的比較籠統,往細了看,你們就會發現,是商業體系在支撐著整個城市的發展。”

“商業體系?”

眾人無不是飽讀詩書之輩,雖然大唐現在有意提高商人地位,但一下子,是不可能讓所有人打心裏改變對商人的看法的,所以,對於周純所說的商業支撐了善陽,有些不認同。

“對,就是商業體系,因為有了我這樣的房地產商,才讓善陽的百姓快速安居下來,因為有了煤,鐵,茶,烈酒,香料,皮貨,鹹魚豆醬,蜂蜜,糧食,香水等等等等商品,草原上的部落,西域胡商,以及中原的商人,才願意到善陽來交易,使得這座城池的百姓能夠通過制造貨物,賺取收入,從而長久的在這裏立足下去……”

周純抽絲剝繭的給幾位講解了商業對於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性之後,孫享福才出來發言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等今後作為一地主官,最要考慮的就是為百姓謀爭取利益,只有讓他們豐衣足食了,咱們的國家才會安穩富強。

我讓周純給你們講商業對於地方發展的重要性,就是要你們首先放棄心裏對於商業的偏見,在我看來,士農工商,可並不是身份階級的排名,而只是對於四種職業的劃分而已。

沒有工商業,農業產出就算再大,也是枉然,你們或許不知道吧!當年如果不是我開設了望江樓,幸福村種植出來的東西,就不能賣出一個好價錢,現在不是幸福村提前準備好了貨船,將關中百姓種出來的瓜果運往全國各地銷售,關中百姓種出來東西,就可能要爛在家裏。如果不是幸福村大量的收購關中百姓種出來的棉花來加工成為棉衣,棉被,棉布。那東西依舊只能是讓人觀看的花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