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3頁)

而偏偏,這個時候,侍中王圭在朝堂上拼命的彈劾清河崔氏的官員,好像清河崔氏做了什麽很對不起他們王家的事情一般。

起初,大家還以為是清河崔氏讓王氏把建材囤積在手上賣不出去,所以王圭才想著朝堂上給清河崔氏小鞋穿,報復他們一把。

而各大世家子,也自以為出了一口氣,在洋洋得意之中。

可後來,大家才覺得情況有些不對勁,怎麽除了太原王氏最初中過一次標之外,每次都是清河崔氏中標,這就不正常了。

有些建材,虧本賣了,總比積壓在手上腐朽生銹的好啊!

幾番查問之下,他們才知道,原來股東可以知道些內部消息,通過投票,來決定采購誰家的東西,所以,幾個世家子覺得,是崔紹元把大家出賣了,自己先把自家囤積的東西賣了出去。

這個小九九一生起來後,盧文淵就不願意再把自家的報價告知崔紹元了,私下裏,再度將價格下降了半成。

可惜,他仍然沒有把東西賣出去,因為,王氏不知道抽了那門子風,也在這個當口降了半成價格,這次,股東們都投了王氏,催紹元一個只占百分之七股份的人,根本沒有話語權。

於是,王氏又賣了一輪出去,而盧文淵等人,則是惱火的不得了,讓崔紹元去股東那邊給他們弄內幕消息,多少讓自家也賣一些東西出去,要知道,沒有經過處理的鐵料木料這些東西,放著是會不斷腐朽生銹貶值的。

然後,崔紹元還真去了,馬周一點也沒有把他當外人看,各家報過來的價格,股東都可以看,公開透明,於是,崔紹元將王家報的價格看到了,折價七成。

看到王氏的報價的時候,崔紹元只是狠狠的咬牙嘆了一句‘王氏真狠。’以市價三成的價格出售鋼鐵材料的話,那怕是一筆二十萬貫的單子,王氏都要虧好幾萬貫。

然而,當它把這個消息告知盧文淵等人之後,卻發現盧文淵更狠,直接報了市價兩成五的價格。

這次,盧文淵真的中標了,他成功的虧掉了十萬貫以上。

然之後,所有的招標采購的計劃,就再也沒有高過市價兩成五這個價格,直到五月底,李世民即將出發前往善陽的時候,馬周的第二十輪招標采購計劃結束,盧文淵他們幾家才驚覺,自己手頭上的材料,居然被項目組買光了。

而項目組,只是花了四百萬貫左右,就買到了價值過千萬貫的建材,除了王氏的情況不知道以外,他們六家,在這裏輪招標采購之中,居然各自虧損了一百萬貫左右。

此前不是說,渭南新城的實際建築規模不大麽,怎麽會買這麽多的建材?

從表面上看,渭南新城的規模確實不大,很多條水泥公路將整個渭南地界劃成了一個個大格子,現在,那些格子裏,只有一處開始動工建房了,如果那個格子的範圍就是渭南新城的話,那麽,它比以前的渭南縣,也大不了多少。

然而,當他們知道,那只是渭南新城的一個冶煉作坊的時候,或者叫冶煉工廠的時候,他們懵逼了。

他麽的一個冶煉作坊就比原先的渭南縣城還大,那麽,整座城有多大?豈不是比長安還大?

鬼叫他們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不懂得看比例尺的,鬼叫他們不知道冶煉技術和鋼鐵產量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重要的,孫享福把冶煉作坊建這麽大,自然是要向全民推廣鐵器,不管是生活用具,農耕用具,還是軍事裝備,新型建築,都需要大量的鋼鐵,甚至還有像按壓井這樣的新興產物,也比較消耗鋼鐵。

想要大唐的百姓全部使用更高質量的生產生活工具,大唐現在的鋼鐵產量,至少要翻十翻,怎麽翻?當然是由這座巨無霸冶煉作坊來翻。

都不用馬周多操心,韋叔諧這樣的關中煤炭大亨就找上了他,你建這麽大的冶煉作坊,得用多少煤啊!是不是得采購,而且是長期采購。

所以,很快,冶煉作坊旁邊的那個由水泥路分割出來的大方格也開始有人在做基建了,馬周按照孫享福交待的套路,給韋叔諧闡述了煤炭,對於整個渭南新城的重要性,未來,可不止冶煉作坊這一個用煤大戶,陶瓷作坊,琉璃作坊,甚至水泥,造紙等等等,各項產業,都需要大量的煤炭,所以,這個煤炭作坊還不能開的太小了。

於是,韋家砸鍋賣鐵,湊齊了五十萬貫,請項目組為他建造一座未來可供應整個渭南工業區使用的超大煤炭作坊。

從這之後,報紙上幾乎每天都有誰誰誰,什麽產業的作坊落戶渭南新城的消息出來,然後,各行各業的人開始來找馬周談生意了。

所以,李世民登上北巡的馬車的時候,是非常開心,興奮的,因為,在他離開之前,看到了關中改革,以及渭南新城建設項目計劃的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