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2/3頁)

因為李世民養著數量龐大的密衛,養著五千不受朝廷兵部管制的玄甲騎兵,還養著兩代帝王的後宮,幾十上百個主子,就得上千人來伺候,這開銷可大的很。

外加去年關中大旱,他死命的掏腰包,賑濟百姓,才導致了後宮賬上財政枯竭。

“呵呵,夫君一早就料到,後宮的日子,恐怕不好過,所以,打算在渭南新城建一個琉璃工藝品作坊,其產出,就當是給臨川公主的聘禮了,等作坊建立起來之後,娘娘可要派人去打理,夫君說,只要經營得當,一年營收百萬貫,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年營收百萬貫的產業用來做聘禮?”

所有後宮的妃子此時都在內心裏咆哮著,包括臨川公主李孟姜的生母韋妃,這產業交給了長孫皇後,幾年以後,等臨川出嫁的時候,長孫皇後可未必會將它當做臨川的陪嫁送出去。

聽了虞秀兒這話,長孫皇後笑了,這次是真笑了,民間最高規格的嫁娶,也很難有超過百萬貫的聘禮或陪嫁,即便是皇家嫁嫡公主,十萬貫也頂了天,因為花費過大,朝臣會彈劾,更何況李孟姜只是一個妃子的女兒,而且,孫府給的,是可以一直賺錢的產業,一年一百萬貫,假如臨川公主十年以後跟孫得壽完婚,皇家那時候豈不是已經賺了一千萬貫?

何人如此土豪?拿一千萬貫做聘禮?

答案當然是善陽郡公孫正明了。

他這些錢是為自己親弟弟花的,在他看來,弟弟即便是尚了公主,也不能讓人瞧不起,錢給的多些,心意便重些,底氣便足些,大唐的公主,就應該有一個強悍的夫君鎮著。

虞秀兒是不能理解孫享福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心理的,反正,她今天到後宮的這一趟走的很是長臉,各宮妃子對她的態度,可是平等相交,各種育兒經,不斷的傳授給她,倒是叫她學習了不少東西。

懷孕中的虞秀兒自然是不能跟著孫享福長途趕路到善陽去的,甚至,孫享福直接讓她留在長安養胎,直到寶寶出世,在幸福村準備了三天之後,孫享福帶著數百車這邊已經用不上的了農具往善陽趕去。

每次趕路,都會有故事,這次也不例外,出了關中,看著沿路的百姓都還在用原始的耕作方法進行春耕,孫享福感覺,自己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三年時間,能讓關中的百姓適應精耕細作,都算成功了,這樣,再用五到八年的時間學習,他們差不多能夠自己進行精耕細作,而要想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都進入精耕細作,高產高收,只怕需要他用一輩子來努力。

三月中,孫享福終於回到還在一片殘雪之中的善陽城,探望慰問了在火災中死難的百姓和士兵的家屬,再次追加了豐厚的撫恤之後,他立即就制定一套倉庫管理執勤辦法,其實,此前郭破已經弄了一套出來,他只是將規模更加擴大化,並且,將倉儲地,分散成了幾處,還增加了一個秘密倉儲地。

另外,對於化雪之後的開墾,播種等事宜,也進行了任務分派,農耕知識宣講,即刻開始。

考慮到善陽實際情況,李世民給孫享福派了好幾個人手過來幫忙,其中還有原先在漁業司任職的熊庭中,張盛業等人,還在預期中,目前沒有影子的幾座郡級城池,也都派了主官過來,在那些城池沒有建好之前,這些人先要跟著孫享福學政兩年以上,現在嘛!當然是做孫享福的助手了。

知道孫享福屬下缺文不缺武,所以,這次李世民派過來的,全部是文臣,而且,好幾個都是今後的名臣,就拿褚遂良來說,他可是李世民的托孤重臣,再有如許敬宗,是在高宗朝做到宰相的人,而且,他還是堅定的民族融合派,他的女兒,就是嫁給了馮盎的兒子。

至於高季輔,張行成,宇文節等,後來可都是拜了相的人物,現在雖然這些人的官階不顯,但辦事靈活幹練,都是實幹派的能臣。

最懂得用人的李世民,自然不會派一些跟他不是一條心的人來善陽膈應孫享福,這些人到了善陽之後,孫享福的政務工作頓時減輕了不少,甚至,他主要的任務,就是召集農戶講學,告訴他們用最簡單,省事的方法來開墾田地。

不管孫享福給大家講的是什麽,李淳風反正是每堂課都要來聽的,現在,數十名全國各地小有名氣的大夫已經聚集到了善陽,他們或是道門出生,或是想學習孫思邈的醫術,總之,在李淳風的忽悠下,決定留在善陽醫學院了。

而被孫享福關照過,要重點建設的善陽醫學院,也在經歷過一個冬天之後,逐漸成型,後續的建設,可能還需要很久,主體的墻院大屋之類的基本建設完畢。

還別說,孫思邈是個閑不住的人,等第一批藥材從各地運往善陽之後,他就開始免費為百姓看病了,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醫治,善陽城的遊牧民族,對於漢人,又多了幾分認同感,原來,他們傷寒發燒的時候,是不需要求神靈保佑的,只需要找到大夫,買幾碗湯藥吃下去,就能藥到病除,這讓那些最近生過病的突厥人,更加的不想離開善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