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大動作(第2/3頁)

他搞不懂的是,朝廷為什麽一下子,搞這麽大的動作,因為,將整個人員編制,薪俸制度看完之後,李本堂稍微算了一下,光他這個縣衙,朝廷每月就要支出近千貫的開支,一年下來,就是一萬貫,大唐有數百州,一千多個縣,如果全部依此執行,每年光這些俸祿,就要支出一千多萬貫,這還不算長安那些大佬們,朝廷那來這麽多錢?

也難怪朝廷目前只是在關中實行這個制度,否則,只怕不到一年,財政就會玩脫。

李本堂只以為這是朝廷給關中官員的福利了,因為,此後,他不需要去管什麽職田,佃戶之類的事情了,只要在縣衙裏坐堂當官,就能拿三百貫的月奉。

而且,很多像他這樣世家出身的官員也這麽想,因為李世民正好在他們找不到佃戶幫自己種地的時候推行的這個制度,是以,當所有朝臣收到這個命令的時候,雖然震驚,但反彈卻並不是很大,畢竟,朝廷是給他們加俸祿了,而且,還幫他們省事了。

高薪養廉,是孫享福提出來的,擺平了這些官員,百姓全部成為自耕農,產出和收入才會大大的增加,至於給官員花的這些錢,會從商品交易上,慢慢找補回來。

當這些官員用什麽東西,都需要自己花錢買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其實,每個月三百貫的俸祿,也就是那個樣,一年到頭剩下來的,未必比他們原來多多少,因為,什麽都需要靠買之後,市場的交易量大了,很多東西就會漲價,這種漲價,會讓農民的收益增加,會讓官府的稅收增加,出血的,自然是這些拿高俸祿花錢的人了。

而一旦俸祿成為了官員唯一的收入,他們可就要珍惜自己的官位了,因為一旦被罷官,他可能連小老百姓都不如,他可是不會種地的啊!

貞觀三年,朝廷的改革就這麽突然之間拉開了大幕,接到了公文,官府就必須馬上辦事,因為長安現在有通往關中所有縣城的水泥路,禦史,督察,從長安出發,一日之內,可到地方。

筆直好走的水泥路可不只是經濟命脈,還能讓中央的運轉更加高效,管理地方起來更加得心應手,皇權,自然也就大大的集中了。

所以,關中之地開始了大面積的戶籍重錄,土地回收,和再分配等工作,李世民,和一幹朝臣,忙的是不亦樂乎。

而這時,孫享福卻收到了一封來自善陽的急信。

“大都督,不好了,善陽出事了。”

“什麽?善陽出事了?蘇定方受封之後,不是馬上趕回去了麽?”

張軻跑過來之後,抖著信紙道,“海上抓回來的那些俘虜造反了,他們從煤炭作坊引火,引燃了草料庫。”

“什麽?燒了草料庫?”

聞言,孫享福只覺一股火氣直沖腦門,草料倉庫要是被燒了,那麽,對於所有將牛羊集中到善陽的牧民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災難,牛羊全部餓死,什麽經濟發展,什麽民族融合,全部都會泡湯,到時候,抓狂的牧民們,會別無選擇的沖向朔州,沖向關內。

“不過,幸好咱們善陽的積雪很厚,咱們的草料庫房又都是磚瓦結構,沒有全面過火,只是被燒了兩個庫的草料。”

見到孫享福血灌瞳仁的樣子,張軻馬上解釋道。

“嗨,說話你就一口氣說完,只是兩個庫,那就還有挽回的余地。”

善陽儲備草料的大倉庫足有十個,每個庫都可以儲存千萬石以上的幹草,一個庫的草料,就足夠善陽的牛羊一個月以上的消耗,入冬以來,用掉了差不多五個庫的草料,如果被燒掉兩個,那麽還有三個庫的可以用,而離關外化雪,新草長起來,最多還有一兩個月時間,剩余的草料,倒是足夠應付。

“負責城防的郭將軍發現火情之後第一時間封住了城門,帶兵捉拿叛賊,殺了一千多,生擒了三千多,無一逃脫,只是,幹草庫起火,很難撲滅,許多自發救火的百姓,被煙嗆暈,還死了幾十個百姓和士兵,後來郭將軍不得不下令停止救火,任大火全部燃盡了,才開始清理。”

“死了幾十個百姓?”

聞言,孫享福又惱了,咬了咬牙道,“即刻飛鴿傳書給郭破,讓他把擒下來的那些矮子全部斬首,用人頭祭奠死去的百姓,我這就進宮將此事稟報陛下。”

孫享福對那些矮子從來就沒有什麽好感,都成了自己手下的俘虜,還敢跳出來搞事情,真以為大唐就只有仁慈的一面了麽?

以孫享福的品級,現在進宮根本無需通傳,他直接就來到了李世民的禦書房,而此時,李世民也剛剛收到了密衛系統傳過來的消息。

“陛下……”

“不必行禮了,坐吧!善陽的事情朕已經知道了,並不簡單,玄齡和藥師馬上就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