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2/3頁)

跟著孫享福一起發跡起來的人,都是實幹派,他們不學那套虛頭巴腦的知識,去年夏天,李世民在幸福村視察的時候,正好瞧見孫大力和一幹村民們在公舍寫字算賬,就對他說,幸福村的村民都已經讀書認字了,為什麽不學一些高深的學問,入仕為官呢?

孫大力當時很直接的反問他,那些學問能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嗎?

李世民被問的哽住了,就這個問題,他反思了很久,等瘟疫的事情結束後,他封了孫大力一個皇莊農事總教習的官職,品級定為了從六品上,份數家臣系列,卻不用到衙署報到,只負責教皇莊各司屬下的管事如何管理農莊,敦促生產,算是行使中牧監副監的職權了。

孫大力當時的反問,讓李世民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有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的本事,就已經夠資格做官了,何須要學習什麽經典要義,聖人之言,那些東西真的就約束了讀書人的思想和行為嗎?

未必。

唐以前,那個造反的人沒讀過書?

漢高祖劉邦是成功造反的人裏面出生比較低微的,但人家也是個亭長,大小算是個官,書肯定是讀過不少的,他有像書裏面一樣,把自己變成道德君子麽?

書裏面的道理,始終是書裏面的道理,人性多數時候是被欲望左右的,朝廷不缺那些通四書五經,經典要義的人,反倒是像孫大力這樣簡單務實的人,卻是大大的缺乏,所以,李世民重重的封賞了。

“陛下可是覺得這少年可堪一用?”

李世民的眼神落在了房玄齡的眼中,對於他的這種眼神,房玄齡再熟悉不過了,在李世民還沒有登基做皇帝的時候,碰到了想要招攬的人,就不經意的會流露出來。

“房愛卿以為,孫正明之弟,孫得壽,可尚公主否?”

房玄齡已經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又怎麽會反對呢!含笑點頭道,“此子才幹非凡,酷似正明,自然是尚公主的最佳人選,不知陛下想將那位公主下嫁於他?”

由於孫享福這只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蝴蝶煽動了翅膀,李世民的子女全部來了個大變樣,貞觀元年以後出生的子女,沒有一個和歷史上一樣的,甚至,歷史上的高宗李治都沒有了,因為去年長孫皇後並沒有生孩子。

不過,貞觀元年以前出生的孩子,還是有不少的,公主有十個之多,其中尚未指婚的有四個,李世民想了想,便道,“朕意,將孟姜下嫁於他,房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所說的李孟姜,就是他跟韋妃的女兒,現在才七歲左右,歷史上,她是貞觀十五年被封為臨川公主下嫁周務道的,現在看來,只怕得提前少許,以孫得壽的年紀,可等不得十多年。

房玄齡聞言,順著李世民道,“此乃天作之合也。”

對於這種不涉及朝廷根本,又能維系皇權的問題,房玄齡當然是沒有理由反對的,一旁的蕭瑀也沒有出聲,只是覺得,這樣的話,孫享福會跟著弟弟平白矮了李世民一輩,到時候只怕有笑話可看。

當然,這是李世民臨時冒出來的一個想法,究竟嫁不嫁,還得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商議,通過宗人府之後,才能通過,這些都是後話。

眼見著一條條大棚被搭建起來,眼見著一車車泥土被拉進村子,晚飯時間,李世民一行人才看到孫享福一幹人等趕著裝滿施肥工具的車子回到村子,便忙喊了他到孫家的客廳開小會。

“正明對今年關中之地的農耕之事可有把握?”李世民說了句開場白道。

“當無問題。”

辛苦勞作了一天的孫享福,此時已經餓極,也沒有功夫跟李世民閑聊,對著桌子上的食物,就發起了進攻。

“玄成將那百分之七的股份,拍賣出了三百五十萬貫的高價,最終被清河崔氏所得,你意不意外?”李世民也不介意孫享福的餓死鬼模樣,有些得意的在一旁道。

聞言,孫享福也沒有興奮激動的表情道,“一點也不,面對六家的聯合,王氏不可能成功,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其實起到的是擡高價格的作用,至於最終購得股份的,可不是清河崔氏,而是除王氏以外的其余六家,因為,只有聯合,他們才能對王氏形成壓迫性優勢,咱們下一步,還得想辦法,拆開他們的聯合,樹立一個新的山頭出來,清河崔氏,我看也不錯哦!”

七十萬貫的東西,賣出三百五十萬貫的價格,翻了五倍,孫享福居然連吃驚的表情都沒有,看來,他的心理價位,只怕還在這個數字之上。

看到他這副漠不關心的表情,李世民有點後悔聽孫享福的話,讓魏征來主持這次拍賣了,不過既然已經成交,後悔也沒有用,倒是孫享福說的,將六大家族的聯合再度拆散,讓他們爭鬥起來的事情,李世民很是上心,不過這東西還得好好謀劃,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