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2/2頁)

很快,村民們便打開了自家的屋門,孫享福阻止了他們行禮,眼神示意千牛衛士兵們檢查了一下屋舍的安全,確認沒事後,才找到這個叫何家村的村長。

“何村長,你們這何家村有多少丁口田畝?家裏,可有足夠過冬的糧食?”

“官爺,小村人丁不旺,實在沒有多余的糧食,可否……”

何村長說著就要哭喪著臉下拜,卻被孫享福托起,打斷道,“沒有多余的糧食就對了,本官可不是來向你們征糧食的,是陛下帶了慰問的生活物資來看望你們,你就直接告訴我村裏有多少戶人家,多少丁口吧!”

“陛,陛下來看望我們這些老百姓?”何村長被孫享福的話說的愣住了。

“嗯呐,所以,你就把村子裏的人都召集起來吧!咱們陛下按人頭,派發慰問品,馬上就到。”

孫享福說罷,給千牛衛的校尉使了個眼神,那校尉便快步前往車隊通報。

很快,何村長就將村裏的一百多口人召集了起來,而李世民,也在一百多個侍衛的擁護下朝村子裏步行了過來,他的身後,跟著數十個挑著米面蔬菜肉食的千牛衛士兵,還有好幾個人扛著直徑一米多的行軍大鐵鍋,看這架勢,這頓飯,李世民會在這裏吃,還打算請村民一起吃了。

“草民拜見吾皇……”

“免禮,免禮,外面冷,可不要行什麽大禮,凍壞了身子。”

何家村的村民今年也參與了關中的修路大軍,是以,何村長遠遠的看到過巡視工地的李世民,對於李世民的容顏,他還依稀記得。

然而,皇帝親自來看望讓他這樣的小庶民,卻是讓他怎麽也想不到的,此刻,受寵若驚這四個字已經無法形容他激動的心情。

“陛下還是到屋裏說話吧!”

見何家村的百姓們一個個鵪鶉似的看著皇帝,根本不知道說什麽,孫享福便在一旁建議道。

“是,是,只是,草民的屋子狹小,肮臟,就怕陛下……”

“呵呵,朕行軍打仗的時候,雪地裏都睡過,可不怕什麽狹小,肮臟,你在頭前引路便可,朕讓軍士帶了些糧米蔬菜肉食來,一家家的給他們送過去。”

說著,李世民的慰問行動便開始進行了,他當真是一戶戶的進到百姓家裏,觀看百姓的居住環境,打開米缸子,看看裏面余糧,比較拮據的,他便讓軍士多給些米面,有老人的,他甚至一一伸手與老人家握手,問人家高齡,身體狀況等等,還讓軍士多放了整擔的米面在有老人的家裏,反正這些米面都是孫享福準備的,他也不心疼。

做好事的感覺真的很好,不僅把何家村的百姓感動的哭了,把李世民自己都快感動哭了,一番走動下來,半個多時辰就過去了,孫享福早已識趣的讓軍士在村子裏架起了大鍋,加了各種香料的羊肉湯煮上了,孫享福還揉了面,雖然面團沒有發過,但煮面片兒的口感不是很受影響,只要面湯煮的好就行。

當幾口大鐵鍋裏的羊肉湯煮的香氣四溢的時候,李世民帶著村民來到了架鐵鍋的火堆前烤火聊天,等著吃飯。

“何村長啊!朕記得當年行軍的時候,在這個村子口歇過腳,村前有幾顆棗樹,上面結的棗子可甜了,來年的時候啊!記得給朕送一點到長安去,朕的愛妃,可愛吃棗糕了……”

“一定,一定,咱村這幾顆棗樹,每年都結不少棗呢!”

“可別都留給朕吃了,村裏人有的吃才是關鍵,朕只要一點點嘗嘗就好,對了,說到吃的啊!你們得跟那個削面片的人學學,知道他是誰麽?他就是咱們大唐最會吃的人,善陽郡公孫正明,他呀!不僅會做吃的,還會種吃的,你們認識他嗎?”

“他就是善陽郡公孫正明啊!草民早就聽聞過他的大名了,村裏好多的蔬菜,就是他們農門的弟子教我們種下的呢!聽說他是農門的掌門,是咱們大唐最會種田的人,就是他發明了那些在冬天裏種植蔬菜的技術,是不是真的啊!”

“對,就是他沒錯了,開年的時候,他們農門還會有更多的種植技術傳下來,你們要專心學習,只要按照他們教的法子種地,四五月份的時候,田地裏就會有收成,而且,一年還能種兩季,收成比往年翻一倍以上。”

“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草民要去給他磕頭,要是田地裏的收成能夠翻一倍,那明年過冬的時候,全村人就不用為糧食發愁了。”

李世民並沒有阻止何村長的舉動,卻是通過何村長的話,打心裏更加的重視農業技術起來,如果有更多的人加入農門,學會這些更先進的種植技術,那麽,他的大唐,將會更加富強,那些喜歡興風作浪的人,可以煽動起窮苦百姓叛亂造反,卻煽動不了豐衣足食的百姓叛亂造反,此刻,啟用農門子弟為官的想法,已經在李世民的心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