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戲劇院(第2/3頁)

而且還建議關中大面積的退耕還林,在沿黃河水帶植樹造林,一直往上遊不斷延伸,甚至取消大唐九成以上的死刑,改所有類似流放的刑罰為勞動改造,而這勞動改造的第一項目就是植樹造林和修建公路。

唐初的黃河泛濫其實並不嚴重,尤其是上遊,河水還較為清澈,如果花大力氣來做好水土流失保護工作,或許,他就不會像幾百年以後的宋朝那樣,隔幾年就威脅整個中下遊地區的百姓安全。

孫享福也是因為在這個世界裏,看過了一些前朝的歷史書,才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唐初之前,黃河泛濫的次數很少,最多也就是危害山東地區,而關中往上遊的植被情況他也有些了解,現在還沒有那麽糟糕,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努力,讓這條河變的更溫順些。

當然,他這個理念有些太超前,李世民一時半會還讀不太懂,雖然他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把政務工作做在前面的意識,但修改刑法律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得慢慢考證再來,這些都是後話。

在心裏分析了一下王旭的話,孫享福點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有,你們想好了怎麽說服夷男沒有?”

“就知道你會同意,所以,也沒打算瞞著你,這不,要和你一起談麽。”

王旭隨意的說了一句,卻是叫孫享福心裏升起一絲警覺來,世家子們已經摸索到了自己行事的脈絡了麽?這可不是什麽好的現象。

略帶憂心的進入了戲劇院內,卻發現最好的前排觀看位置已經被人圈了出來,此前他可沒有這樣的安排,這是被人提前包了場的節奏啊!

被請上正中主位的孫享福有些郁悶,這可是他請夷男看戲,提前一天吩咐了戲劇院做準備,怎麽地到頭來,自己倒像是個客人了。

看來負責今天表演的揚州戲劇班子也不太牢靠,當然,這不是說李香蝶不牢靠,她帶的這個戲劇班子裏的人,可都還屬於揚州四大家的,裏面總有一些心思不單純的,反正,揚州幾家的嫡公子今天也在場。

戲劇院的觀眾席跟後世的劇場其實沒什麽兩樣,成排成排的座位,孫享福左手邊是王旭,右手邊是夷男,夷男的右手邊則是盧文仲,兩邊還各有幾個位置,都是坐的五姓七家的嫡公子,至於二三排,則是坐著一些想要跟著他們共同撈一筆的其它世家的公子,或者管事。

“這善陽戲劇院今年才剛修好,很多方面,和長安的望江樓戲劇舞台還沒法比,不過最多一兩年,等本督屬下的人手訓練好了,這裏將是更專業的戲劇表演場所,到時候夷男首領過冬的時候,可要常來捧場啊!”

後世,粵語影視劇,歌曲,將南方的文化傳到了全國,甚至整個亞洲,而這戲劇表演,在這個時代的善陽來說,就完全相當於後世港島影視文化產品,它能大幅度的宣揚大唐的文化。

無怪乎孫享福從一開始就重視它,歷史上的李世民,也非常重視它,定音律,編樂舞,向外族宣揚我中原文化,李世民是樂此不彼,這一點,可以從大量的敦煌壁畫中看到,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文化宣揚,才讓世界各國到了後世,還把漢族人聚集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孫享福同樣是見過了後世成例的人,自然是知道用什麽樣的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好,更快速的學習漢語,接觸漢人文化,所以,大量的培訓藝人的工作,他屬下的人一直有在做,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望江樓幾大分店的需求,更是想要將其打造成一張文化侵略的王牌。

索性李世民是個開明的皇帝,他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愛好,在孫享福跟他闡述過文化宣傳的重要性之後,他第一時間給宮廷樂師定了品級,將其地位提到了和醫師,畫師同樣的程度,同時教坊司的職司和任務有了大幅度的改變,不再跟青樓妓子有什麽瓜葛,他們的職司,是為朝廷訓練歌舞藝人,幫助朝廷完成一些政治任務。

由於《白蛇傳》受全民所喜,比較喜歡順應民意的李世民,將前隋文帝楊堅定下的一些關於曲樂方面的律法,全部廢除了,要知道,在古代,尤其是在隋朝,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有肆意奏樂,引領風潮的權力的,歷史上的太宗解除了一些對音樂方面的限制,才使得後面大唐的文藝百花齊放,達到一個鼎盛的高度,現在,這個解禁提前了,繁榮也會提前。

“呵呵,我也很好奇,你口中所說的戲劇是什麽,就是歌舞表演嗎?”夷男笑著看向孫享福道。

“你可以將它看作是一種加雜了更多東西的歌舞表演吧!不過說到歌舞表演,今天的開場歌舞表演,可是令妹東珠特意為你準備的哦!”

孫享福的語氣,讓夷男對於東珠的表演更多幾分期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