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3頁)

然而,後世的孫享福雖然是農科大出來的,但主要研究方向是農作物,想要種植藥田,大批量的種植藥材,他需要很多研究,了解各種藥材的生長習性和土壤需求條件必須的,不過植物生長,都有一些共通性,這方面,他對自己有信心,再有對孫思邈這個中藥百科書般的人物可以請教,倒是能省很多事。

“道長若是能將所的藥材統一名稱,詳解屬性,編寫成書,只怕會功德萬世。”

結束了和孫思邈一天的討論,孫享福有感而發道。

後世,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給整個華夏醫藥史帶來了多大的好處,不可估量,然而,孫思邈現在的研究卻是主要在醫上面,由他所著的《千金藥方》要到永徽二年才能成書,算是這個時期臨床治療研究的百科全書了。

而孫享福想要做的事情是推廣醫學,怎麽推廣?首先就是要讓醫學變的簡單起來,讓所有的人,通過看書,就知道所有藥材的藥性,那麽學醫就變的簡單了。

“大都督所言甚是,只是,想要完成這件事,恐怕所需時日不短。”

明朝的時候,各方面條件比唐朝好了很多,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都耗費了二十七年,如果現在讓孫思邈來完成這個工作,沒有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恐怕是不成的。

“無妨,我這裏有錢,號召起更多的人來做這件事,就簡單了,醫學院一旦成立,您只需要居中統籌,做研究,跑腿的事情,我可以給您派很多人。爭取在十年之內,讓我大唐的醫學水平,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錢是個好東西,在它的驅使下,很多工藝都能夠快速的進步,孫享福之所以弄這麽多賺錢的東西出來,就是想累積資本,推動這個社會進步,對於將錢收藏起來,或者將它傳給後世子孫,孫享福沒有想過,巨大的財富或許不會帶給他的子孫帶來什麽好的享受,反而還害的他們沒有了進取和生存的能力,做社會的寄生蟲,是沒有未來的。

當醫學院的構想和規劃日漸成型的時候,夷男的人馬終於到了定襄城下,長孫沖嚇的差點棄城而逃,幸好從西邊回來的蘇定方比夷南提前一步進駐了城中。

蘇定方雖然是後勤官,但此次也參戰了,為了保證戰鬥的萬無一失,李靖是將所有能動用的力量都動用了,所以,蘇定方不是空手回來的,他還帶了兩萬多半胡半漢的青壯回來,這些人,大多是早年被頡利掠奪過去的大唐邊民,通漢語的比例高達八成,即便是不會說的,也大多能聽的懂。

這可是安北大都護府最好的兵源,作為主管軍事的折沖都尉,蘇定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死皮賴臉的爭取,正好,李靖也欠孫享福一個人情,所以,這些人提前被蘇定方帶回來了。

夷男並沒有想過跟孫享福開戰,他所帶的部族,也不過是本部五萬青壯而已,與前後加起來朝過三萬多青壯,並且據城而守的唐軍,實力其實相差並不大,是以,在城外紮營之後,他讓人送信進城,約孫享福城外一會。

收到了夷男請求會面的信件,孫享福幾乎沒有什麽猶豫,就答應去見他,讓郭破率領三千人馬守城,自己領著席君買,阿布突思,張軻以及薛禮所帶領的兩千騎兵,加上一些親衛,便往定襄城而去。

“大都督,夷男若是有什麽異動,末將定然一箭射的他腦袋開花。”

見孫享福穿了一件臃腫的鎧甲,戴上了超大號的頭盔,還不時的叮囑護衛靠自己近一點,身為親衛隊副統領的薛禮看不過去了,出聲道。

他卻不知道,這是孫享福出征在外的習慣,雖然他知道夷男並沒有想跟大唐開戰,但保不齊有什麽世家子故意制造刺殺,挑起戰爭,像王浩王麟這樣的危險人物,五姓七家可都有不少。

“薛禮啊!本督告訴你一個道理,小心無大錯。”

鄙視的眼神被發現,薛禮有些尷尬的道,“呃,末將知道了,大都督是要末將在任何時候都謹慎行事。”

“孺子可教也!最近功夫練的怎麽樣?”孫享福誇贊的看向一臉受教模樣的薛禮道。

“呵呵,大都督府上每日好酒好肉供著,末將這力氣又漲進了不少。”薛禮憨厚一笑答道。

聞言,孫享福點了點頭道,“那好,見了夷男,你可要盡量的表現的蠻橫一點,最好能把他屬下自認為最猛的人挑出來收拾一頓。”

“嘿嘿,這個你找他就算找錯人了,挑事的事情,應該我來幹。”席君買不知何時,打馬到了孫享福旁邊不遠處,接話道。

“呃,大都督不是說夷男不想與我大唐開戰麽,怎地,您還要主動挑起戰爭?”薛禮不是很明白問道。

“夷男不想,那咱們就讓他更加不想,要讓他知道,我大唐翻手之間滅了突利和頡利,可不是靠的運氣,而是實力,民族與民族之間,只有真正的實力,才會讓對方敬服,所以,即便夷男不打算挑事,咱們也要在他面前彰顯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