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2/3頁)

“呃,這個,為夫這段日子公事繁忙……”

“無妨,夫君是做大事的人,這些東西,妾身本不該拿來煩擾夫君的。”

看孫享福的表情,虞秀兒便知道了他壓根沒看,心裏雖然有些失落,卻也能夠理解,戲劇,畢竟是小道,與治國大事比起來,不值一提。

“娘子說的是那裏話,你這話本要是編好了,也是為國家效力的大好事,為夫過幾日得了空,定然與娘子好好研究一番。”孫享福抱歉的道。

“為國家效力的大事?”

虞秀兒不解,孫享福此前只是講了故事的開頭部分,倒像是一個江湖遊俠復仇的故事,卻不想還能牽扯到國家大事。

“是啊!在為夫的構思之中,這個主角郭靖可是要成為為國為民的大英雄的……”

說罷,孫享福又將《射雕英雄傳》的改編版大綱給虞秀兒講了講。

和原版差異較大,首先是時代背景變了,郭靖被他設定成了前隋的人物,大致是父親被奸臣所害,母親帶著他逃亡關外,在突厥可汗帳下放牧為生,其父的生前好友,一個武林人士,千裏尋故交,在大漠中將他們母子找到,傳授了一身武藝給性格憨厚的郭靖,並告訴他殺父仇人是誰,讓他武藝修成之後去報仇。

在大漠受師傅教導長大的郭靖憑借一身武藝,幫助突厥可汗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大功,被其賞識,封為金刀駙馬,然而,郭靖卻想著去大隋尋找殺父仇人,報了仇之後才回草原,與青梅竹馬的突厥公主完婚。

然後,這一去,他自然是遇到了另一個心愛的女子,然後喜歡上了漢人的文化,想要認祖歸宗,期間,穿插了他與女主角黃蓉之間的愛情故事橋段,在黃蓉的幫助下,他與已經身居高位的殺父仇人對抗,還學得了各路武林高手的絕世武功,而當他的仇人終於被他殺死的時候,回去完婚的承諾卻是到了要履行的時候。

最終,在突厥可汗的威逼利誘下,郭靖準備完成當初的婚約承諾,然而,正當他要忍痛割愛,決定與突厥公主成親的時候,卻得知了突厥可汗要南下侵略中原,然後郭靖不幹了,苦勸突厥可汗無果,打算出逃,郭母也認為兒子做的是對的,為了支持兒子認祖歸宗,她選擇了自殺,不做兒子的負擔,最終只身逃回了大隋邊地的一個小縣城善陽。

在善陽城,他竟然遇到了被他傷透了心的黃蓉,原來,黃蓉到這個邊陲小城,就是想離他近一點。最後,郭靖毅然決定和黃蓉成親,從此做漢民。

然而,此時隋朝內部大亂,各路勢力造反,所有軍閥都選擇了去爭奪皇位,沒有人願意來對抗胡虜的侵略,不忍看到善陽生靈塗炭的郭靖最後選擇挺身而出,帶領自己招募的義士在善陽對抗突厥。

然而,隋朝軍閥梁師都占領了朔州之後,想要投靠突厥,對郭靖這股化外勢力,一再打壓,面對兩面的攻擊,郭靖即要與昔日的好兄弟作戰,又要與軍閥梁師都作戰,看盡了戰爭的殘酷的同時,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覺得兩個民族的人本質其實是一樣的,不應該為了虛幻的權力欲望而相互殘殺,應該和睦相處,才能共同走向美好的生活。

後來,在聰明的黃蓉的幫助下,他屢屢化解危機,努力以善陽為中心,推動民族和解,一直堅持到了李唐立國,唐軍最終拿下叛逆梁師都,收復了善陽城,他將自己的理念,講給了善陽縣候孫正明聽,並且得到了高度認同。

孫享福就是想通過虛假的戲劇故事,潛移默化的化解兩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仇視,整部劇裏面,要大篇幅的講述兩族人民相互攻伐,產生的惡果,同時告訴大家,兩個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努力,能有什麽樣的成果,當然,如何把孫享福講的這個故事想要表達出來的核心意思在舞台上刻畫出來,就是虞秀兒需要努力的事了。

故事只講了個大致,馬車便已經到了戲劇院,這裏的業主雖然是孫享福,但他自己沒有組織歌舞藝人表演,只是出租場地給別人演出,畢竟,蜀中的望江樓分店開業之後,長安,洛陽,揚州三店的藝人都分流了一批過去,目前,孫享福手頭上沒有足夠多的藝人,卻是讓這方面人才較多的揚州世家趁勢把這個行當推動了起來。

有了此前望江樓上演的白蛇傳作為模板,大唐的藝人也不都是傻子,不斷摸索中,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從原先的山寨,走向了原創的道路,音樂造詣很高的李香蝶自己找人寫話本,譜曲之後唱的這出《狐仙》,倒是獲得了不少揚州百姓的喜愛,也算是繼《白蛇傳》之後,大唐又一個流行起來的戲劇故事。

不過,故事裏面的劇情和唱段,還是脫不開白蛇傳的一些影子,舞台上也沒有加什麽炫目的效果設計,和望江樓上演的《白蛇傳》還有很大差距,賣點就是一個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