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胡商到(第2/3頁)

然而,天亮之後,他們來到了牲畜交易市場,果然,這裏的管事只是讓他們幹活,鍘草料,喂牛羊,有時候還幫忙屠宰,這些活,在草原上的時候,他們每天也幹,倒也不覺得什麽。

可是到了中午,市場的管事居然叫他們去吃飯,一個比腦袋還大的陶碗,裏面裝滿了黃白色的面片,還有一大勺牛羊下水煮出來的湯料,味道奇香,不太會用筷子的牧民們將整碗面片湯都喝了個幹凈,肚子飽飽的,全身暖和。

然後下午繼續幹活,直到黃昏,管事們給了他們五個銅錢,告訴他們,以後每天來這裏幹這樣的活,就還能吃一碗牛羊雜肉面片湯,拿五個銅錢的工錢,不過以後他們住處的米面缸需要他們自己去裝滿,煤球用完了也需要自己去買,現在的那一缸米,煤球,還有其它生活物資,是都護大人慈悲,賞賜給他的,得空,趕緊去都護府衙門把戶籍辦理好,有了戶籍,他們還可以做其它更多的工作,拿更高的工資。

這哪裏是做俘虜嘛!這比給可汗放牧的日子過的都舒坦的多了,就中午那一大碗帶牛羊下水的面片湯,足夠自己頂一天的。

五個銅錢的購買力並不是很強,可以在街頭賣吃食的店鋪裏買五個巴掌大的囊餅,這只是給剛來的新手菜鳥的最低級別的工資,但即便如此,一家幾口人合在一起,也能掙到二三十文,吃飽肚子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城裏各處工地的管事都不怎麽挑人,十來歲的孩子,四五十歲的老人,只要幹的動他們指定的活計,就都有工資可拿,幾乎不需要人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他們自己就覺得,應該在這裏安定下來。

一大早的,被席君買帶回來的那些牧民就紛紛跑到了衙門辦理戶籍,然後,他們就有了一個漢人的名字。

而這個時候,會有一個穿著漢人長袍的商人諂媚的跑過來問他們要不要屬於自己的房子,說他們現在住的那些安置房,在一個月之後就會被收回,如果想在這裏長期的居住工作下去,就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然後,他們就被帶到了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居民區去看房,裏面的配制比安置房要齊全的多,比他們以前居住的氈房寬大了好多倍,有好幾間房,還有個小間的牛馬棚,直通下水道的廁所。而他們只需要按下手印,這間房屋就是他們的了,不過也因此,他們會欠下這個商人三十貫錢,不過有官府作擔保,這三十貫錢三年之內他們不需要還,也不會算利息,之後會有少量的利息,只要還上全款,房契就會到他們手中,成為他們私人的產業。

當這些被安置的牧民搞清楚了三十貫錢是兩萬四千個銅錢的時候,頓時都心慌了,他們一家子,一天可才掙二十多個銅錢。

然而,那個商賈卻一點也不擔心他們會還不起錢,而是告訴他們,喂養牛羊,拿五文錢的工資,那只是初到善陽,還不了解情況的新手才會去做的工作,哪怕是跟著收草隊去草原上收割牧草,一天也能掙兩頓飯和三十個銅錢,更加別說去城中的工地上去搬磚,或者去一些店鋪中做小廝,幫忙搬運,賣貨等等。

都護府衙門有規定,拿到了善陽戶籍,和城中任何商家簽訂了雇工協議的人,每個月最低工資是九百個銅錢,沒有戶籍的臨時工不在此列。因為在善陽城,只有每個月拿到九百文以上的工錢,才能買的起煤球,和糧食衣物,勉強的生存下去。

這些牧民好像瞬間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感覺自己身體都輕飄飄的,然後,從第三天開始,他們就沒有去牲畜市場做工了,有的人去搬磚了,有的人去胡人開設的餐廳,鋪面做小廝了,有的人實在勝任不了那些工作,去了割草隊,基本都能掙到一天的吃食和每個月一貫錢以上的工資,反正這裏的人並不歧視他們,甚至,專門招募像他們這樣會說突厥話的人。

善陽城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不斷的吸收的著周邊的人口和養份,孫享福制定好規則之後,基本不用去限制,任由他發展。當它飽和的時候,那些後面洶湧到這裏的牧民自然會找不到工作,重新回到草原上放牧,到那時候,他們會覺得,哪怕是放牧,自己也沒有了什麽競爭,水草豐茂的草場任他們選,當然,那個時候孫享福必然又有了新的分流安置他們的政策。

孫享福的巨債就是因為辦了一些像這樣的事才欠下來的,當他看到李靖帶著龐大的西域胡商隊伍來到善陽城外的時候,心裏才松了口氣。

“有勞李將軍了。”

孫享福現在在身份地位上已經跟李靖相當,但由於年齡上差著輩,是以,在城門外迎接的時候,是持晚輩禮。

“正明客氣了,先安排了你的事,回頭咱們再細聊。”李靖回了禮,便與站在孫享福後面的蘇定方一起去了軍營,這些胡商,自然是要交給孫享福來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