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2/3頁)

孫得壽這句話李世民很認同,沒有帶領天下人過上好日子的政治抱負,只因為自己的一時貪念而造反的人,確實很傻,但是,他所說的文明的進步,能減少這樣的傻子誕生嗎?

這是一個李世民值得思考的問題,就像之前他突然感覺自己應該把所有準備工作做在前面一樣,是未來他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你先前說你大哥的農耕技術已經超越了《齊民要術》記載的很多,那他現在能把一畝田,種出幾倍的產量來嗎?”李世民問了個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問題道。

孫得壽思考了一下,點點頭答道,“理論上可以,去年大哥在沒有瀝出有機肥的情況下,把小麥的產量提高到了四石多一點,今年,有了有機肥,產量可能會再提高幾成,比原本兩石多的產量高出兩三倍是不在話下的。”

後世的小麥畝產達到一千斤以上並不難,那就是八石多,即便現在因為種子,肥力,農藥的緣故,不能完全達到後世的產量,但畝產六七石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別忘了,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汙染基本沒有,日照十分充足,只要田地裏肥力足,種植的方法科學,農作物的長勢未必會比後世差。

“什麽叫理論上?”李世民再度追問道。

“就是,在各方面準備全部做到最好的情況下,就好比小子這試驗田裏種的冬瓜,幾乎滿足了冬瓜生長的最好條件,如果是按照這種條件種植一畝地,產量恐怕會達到過萬斤。”孫得壽指了指插著他的名字的牌牌的那塊區域的幾根冬瓜物道。

中原人很早就學會了種植冬瓜,《齊民要術》上就有種植冬瓜的記載,然而,在有機肥和定植授粉的幫助下,試驗田裏的冬瓜會比普通農戶種植出來的冬瓜大很多,當然,孫享福不會無聊的讓他去研究一種已經有較成熟種植技術的瓜物,他給孫得壽的命題是讓冬瓜變種,長出同樣適合夏季食用的節瓜。

“畝產萬斤的冬瓜?”

李世民和幾位大臣們都有些發愣,冬瓜個頭大不假,但這個時期,能超過十斤的冬瓜已經算個頭大的了,而且冬瓜生長需要的肥力和水分特別大,是以,很少有人大面積的種活,專門種植冬瓜的田地,畝產兩三千斤倒是可能做到,可畝產萬斤,那就不是一兩倍了,那是五倍以上的產量。

他們卻不知道,去年幸福村的大棚裏,就曾經種出過好多個重量在五十斤以上的冬瓜,在後世,通常有冬瓜長到一個成年人都抱不動的地步,一百斤以上的冬瓜比比皆是,甚至有長到二百多斤的超級大冬瓜,畝產萬斤那可不是什麽難事。

“嗯,植物通常比動物更簡單,了解了它的生長習性,滿足它的生長條件,就能讓它長的很好,我們現在種植這些實驗田,就是為了更好的了解農作物的習性,然之後,做一些優種培育或者變種,尋找一些突破的可能性。”

好吧!講的專業了些,李世民等人就更加不懂了,但不管怎麽樣,今天在幸福村轉完這一圈,李世民對於農門,有了更深的了解。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門能很好的解決百姓食物的問題,那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他現在對於這個學派有了更多的期待,回頭這幫孩子的名單只怕都會被密衛記錄在案,等到他們長大成人時,李世民很有可能大用他們。

像看稀奇一般在孩子們的試驗田裏參觀了一遍之後,李世民看到了被侍衛從長安大牢裏提出來的孫大力,由於李世民原本就沒有打算為難他,所以,他在大牢裏過的還算舒坦,他現在身上還掛著皇莊管事的身份,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李世民的家臣,只是還沒有入品級而已。

“孫大力,如果孫正明遭遇了什麽不測,你能不能將這個村子繼續保持現在的樣子經營下去?”

“呃,回稟陛下,這個,小人沒有想過。”孫大力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見皇帝,有些局促的抓了抓頭皮道。

“這裏的一切都很好,朕很喜歡,所以,朕不管你用什麽辦法?我都希望它像現在這樣繼續走下去,為朕的大唐帶來更多奇跡。”

“那個,您說的是真的?不管用什麽辦法?”

“君無戲言。”

“既然如此,小人想委托官府幫忙收購關中之地的蝗蟲,一文錢一斤,有多少要多少,我們幸福村出現錢收購,不知道陛下能幫助小人這個忙不?”

由於孫享福經常在孫大力面前提皇帝,導致了孫大力對於皇帝的敬畏之心也不像其它百姓一樣那麽厚重,所以有些大膽的提道。

收購蝗蟲的事情是孫享福早前就交待過他的,不過蝗災才剛爆發沒多久,他就被官府抓到了大牢裏,事情卻是耽擱了下來,現在一被放出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完成孫享福交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