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2/3頁)

同來的蕭瑀,房玄齡等幾位大臣相繼接水洗手洗臉,常何更是捧著喝了幾大口涼水,直呼過癮。

“太好了,有了這按壓井,咱們關中就再也不缺水了。”

李世民很是開心地笑道,熟悉他的房玄齡知道,他的下一句,應該是要封這個打井的於傑做一個專司打井的官了,連忙開聲道,“此井雖好,但甚是費鐵,只怕咱們關中百姓用不起啊!”

聞言,李世民才想起剛才被工匠們一根根連接起來放入地下的鐵管,心裏盤算著,這一口井,只怕光耗鐵都不下數百斤,還不說那種螺紋口所需要的工時,想要給關中各地都打上這種按壓井,朝廷還真就玩不起,想到這裏,李世民便表情黯然的走向了其它地方。

幸福村發豆芽的屋子有很多間,由於需求量大,幸福村已經不避諱別人學習這種快速發豆芽的技術了,若不是幸福村周邊的植被大多被蝗蟲啃食掉了,村裏根本不需要大熱天的發豆芽來吃。

所有人都在忙,沒有人給李世民解說什麽,他只是在各個房間裏看了看,就悠悠然的從房間裏走來出去。

“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咱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鼓勵生產上,朕欲設一獎勵機制,鼓勵天下百姓研究高效高產的工具和技術,但凡有成就,以金銀財錦甚至是官爵獎賞之,幾位愛卿以為如何?”

其實,朝廷原本有這樣的機制,不過這個機制基本沒有什麽實際用處,因為獎勵的東西太少了,幾貫錢的賞金便是上限,而這個時期,任何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或者產出的秘方,輕易的可以讓這個人賺到這麽多錢,誰會那麽傻,把自己的秘方技術獻給朝廷?

當然,只有幸福村在這方面比較傻,對於好多新技術,只是在最開始的階段控制一下,後面就不管了,還會主動教被人學習,算是一朵奇葩了。

不過李世民的視角是全國性的,他認為僅僅是集幸福村的工匠們的智慧,都能弄出那麽多東西來,要是全國的工匠都集思廣益呢?

要知道,幸福村的大小事務,尤其是發展模式,密衛都是有跟李世民匯報的,那些好東西,都是幸福村的工匠摸索生產出來的,而孫享福本人,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構想,或者只是告訴他們,自己想要什麽。

幸福村的工匠,原先只是大唐最普通的工匠,充其量是學習了孫氏代數符或者是一門叫幾何的學問,他身為皇帝,有工部,有將作監,工匠數量何止是幸福村的百倍,按說,應該能夠制作出更多新奇的玩意的。

然而,蕭瑀的一句話又讓他認清了現實。

“陛下若是醉心奇淫技巧,恐惹大臣們彈劾,若是用地位低下的工匠為官,可能會引起整個士人階層的反彈,此事,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李世民聞言啞火了,士農工商在這個時期是有很明確的階級劃分的,孫享福之所以能為官,是因為他早前有一些詩作傳世,而且,有北魏大家賈思勰傳下來的師承,算是個士人,大臣們不好說什麽。

像石寶,孫二力這樣的泥腿子出生又沒有什麽學問的,做個家臣就算是到頂了,他們要是去做朝臣,就會像孫幸福之前沒有暴露師承的時候一樣,遭受到士人階級的全體反對,當他們看來,當官是士人獨有的特權,是堅決不允許被其它階級動搖的原則問題,李世民想要大批啟用工匠農民為官,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其實此事也有解決的辦法。”房玄齡最擅長的就是幫助李世民解決問題,當他的目光掃過從他身旁經過的一個小孩身上的時候,心裏突然有了個想法,因為他看到了那個小孩胸前那個大大的農字。

“愛卿快快道來。”

“陛下可以讓這些沒有讀過書,卻在農耕,手工制作工藝上有天賦的人加入農門,大唐以農為本,此前陛下將《齊民要術》定為主政官員必讀之書,朝堂上並沒有人反對,這就是說,他們認可了農門的士人身份,畢竟,要學全《齊民要術》,需要的文化功底也不低,陛下可以以農門為跳板,來打破那些農夫工匠的出生限制。而且,陛下難道忘了虞世南獻的那套漢語拼音麽?有此教材在,那些農夫和工匠學會認字讀書,已經並非難事,久而久之……”

房玄齡講了很多,他是一個智者,世家門閥的總總行為,讓他看到了讓他們繼續存在下去的害處,即便他自己也算是世家一員,但也不忍心看到中原大地繼續生靈塗炭下去,所以,他毫不保留的給李世民獻出了一套打擊世家的策略。

“然而,決策治國,必須要有遠見卓識,道德高尚的人才來擔任,工匠,農夫,只能作為輔助,是以,推翻他們把持朝政的根本,還在於讀書人的數量,陛下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