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2/3頁)

目前的這些災民,大多數是被世家門閥放出來的佃戶農奴,正兒八經有田種的農夫,家裏是有糧可吃的,至少秋收之前是沒有問題,真正缺糧,是從秋收之後開始,隆冬為最,再之後,一直到明年秋收,田地裏都沒有任何產出,都需要大批的糧食賑災了,而從隆冬開始,運河結冰,或許連道路都被大雪封住,即便是南方州縣有糧食,也很難運到長安來,這個時候,才是關中百姓的生死存亡之際。

想要應對這樣的大問題,就必須得早做準備,幸福村現在無疑是在做準備,目前關中別的沒有,就是蝗蟲多,組織人手多捕一些,就算人們不願意吃,給雞鴨,魚做飼料也好。

“呵呵,這個賑濟的法子用的好,按斤兩算的話,你們村子裏收上來的糧食比賑濟出去的還多,讓災民提前為自己儲備好了過冬的糧食。”想通了整個環節,善於政務的蕭瑀呵呵一笑道。

“若不是陛下此前下了那禁止捕殺蝗蟲的命令,大哥早就下令花錢收購蝗蟲了,大哥說了,就是再多的蝗蟲,也經不住人吃,咱大唐百姓要是人人都吃它,分分鐘能把它吃成保護動物。”孫得壽學著孫享福說這話時的樣子道。

“分分鐘?保護動物是個啥?”

一直在旁邊看蕭瑀和孫得壽對話的李世民也忍不住開口問道。

“呃,分鐘,是我們農門特有的一種計時方式,一個時辰,正好分為一百二十分鐘,那個,保護動物,就是,快要絕種的動物。”孫得壽將自己之前從孫享福哪裏得到的答案給幾人說了一遍道。

“人把蝗蟲吃絕種?”幾位大臣和李世民一樣,下巴張的老大道。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不過大哥曾經跟我們講過一個生物鏈的故事,說是世間所有的生物,都是生物鏈其中的一環,尤其是昆蟲,最好還是不要絕種的好。比如說這夏日的蚊子,別看它吸血,它也有傳播植物花粉的作用,那些靠河邊的瓜果長的好,可未必就是水分足這一個原因,因為河邊蚊蟲多,所以,哪裏的瓜果授粉很足,如果蚊子滅絕了,很多不易自然授粉的植物就會大幅度減少,最終滅絕,當滅絕的植物的種類多了,其它生物也會受到影響,最終導致一個接一個的滅絕掉……”

好吧,孫得壽的毛病就是好為人師,話多,硬是用一出生物鏈的話題講的眾位大臣一愣一愣的,不再追著他問東問西的了,不過,他說的這話卻是一點不假,人是這個世界上最霸道的動物,想想後世八九十年代泛濫成災的小龍蝦吧!全國人民一開始吃它,結果沒幾年,就只能靠大量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價格一路走高。

良久,李世民才朝大家揮了揮手道,“眾位愛卿且隨我去看看這幸福村到底生活著一些什麽樣的奇葩。”

很快,李世民就來到了幸福村公舍後面的一溜大房子,他最先看到的是負責磨制蝗蟲粉的作坊,這裏有膳監司運轉的模式,就是用極少數會的人來指揮大部分普通人,這些不會的普通人,全部都只需要完成一道非常簡單的工序,整個制作就算完成了。

被沖洗曬幹了的蝗蟲在這裏最先會被磨成粉,然之後會被女工們用篩子,將硬殼,觸角渣之類的篩出來,最後得到一些比面粉粗糙些的粉末,這些粉末會被壓實,打成定包裝封好,被篩出來的人難以食用的東西也會被加入雞飼料中,在公社後面連排的大庫房裏儲存好,那邊已經存儲了好多這種定包裝的蝗蟲粉。

“朕早就聽說,這蝗蟲能夠用以食用,可有做好的成品?拿出一些來給朕品嘗一番。”李世民招過來現場一個管事的農門子弟道。

“回稟陛下,公舍的大食堂就有,那些吃完了定額配給糧食的人如果還感覺饑餓,可以去窗口領一兩塊蝗蟲粉蒸餅。”

被李世民招過來的這個農門子弟叫陸小俊,才十歲左右,是陸全有的兒子,也是最早跟著孫享福學習知識的學生之一,聽了李世民的話,卻並沒有離開工作崗位的意思,只是給李世民指了條道。要是在外人看來,這就是抗旨不尊,無君無父了,但對農門所教內容稍微知道個大概的李世民卻知道,農門什麽農業方面的知識都教,卻偏偏不教視君如父這樣的儒家大道理。

是以,他只是莞爾一笑,帶著大臣們朝大食堂的窗口走去。

魚片粥的香味隔著老遠就聞的到,難得的是,每碗粥裏面,還有去年冬季幸福村大批量種植,後來全部制作成裝壇的大白菜,還有不少現發現長的豆芽菜。

在大唐,別說災民,就是正常年景,普通農婦家的吃食也很難做到有魚片,有青菜的,這可是災年,幸福村怎麽敢給幾萬災民吃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