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2/2頁)

“王公子當知道,香料的價值不菲,尤其是可以用作種植的香料種子,在下的家底剛剛被這些百姓們掏空了,王公子總得給在下找補一些回來吧!”

孫享福之前的吐槽,自然是講價的一個鋪墊,有了這個引子,孫享福才好坐地起價,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可從來沒跟王旭提這一茬,現在王旭農奴都遷過來了,田也開好了,孫享福要是說不給他種子,王旭分分鐘能氣的吐血。

“這是自然,價格好說,只是莫要耽誤了播種就好。”王旭輕松一笑道,香料種子再貴,不過是一兩貫錢一斤的東西,想到了那幾百萬貫的收益,這點投入又算的了什麽。

“王公子,本官不要錢,要糧食,八十萬石糧食,糜子也好,麥子也好,只要你能給本官弄來,本官保管把你開出來的八十萬畝田地種上香料。”

“八十萬石?”

這個數字讓王旭有點懵,要知道,今年關中旱災,糧食可金貴了,即便朝廷已經從嶺南往關中調糧,還大批的從揚州調了大豆去關中,但糧食價格仍然在小幅上漲,現在一石糧食的價格差不多到了兩貫。

八十萬石糧食,那可就是一百六十萬貫。不是說王家拿不出這麽多糧食,而是,放這麽多糧食到市場上,可能會影響市場上的價格走勢,這次大旱災,糧食漲價,可是天助他們這些屯糧巨多的世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壞整個世家集團的利益,可就不好了。

但一想到自己只花了一旦糧食的價格,就種植好了一畝香料田,王旭又覺得這生意做的非常值,畢竟,現在香料的市價可是一貫多一斤,一畝香料田的產出價值一百多貫,即便自己到時半價出售,或者更低的價格出售,自己拿到手的純利潤也能輕松達到幾百萬貫。

“呃,那個,糧食不是沒有,不過,本公子有一個要求,就是我給你的糧食,你只能供給朔州百姓食用,不能對外出售。”王旭最終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道。

“成交!”

孫享福爽快的打了個響指確認道。

王旭聞言,也放心了,要知道,朔州地界上,可有兩三成的百姓其實是他的佃戶,孫享福在他的眼皮底下,可搞不出什麽花樣來。

孫享福要糧食,自然是給朔州百姓吃的,因為此時朔州的糧倉其實已經空了,不過有了這八十萬石糧食在,再加上朔州田地裏今年的產出,儲備的糧食足夠朔州的十萬百姓吃到明年的秋收了。

有了這麽豐富的糧食儲備,孫享福才敢讓大家種植非糧食類的農作物,在桑乾河流域水系這麽發達的地方,種瓜果和棉花的產量其實更高,收益比糧食大。

另外,孫享福還打算種一些花,到時候提煉香精,和酒精一起,制作成香水,這玩意對於西域胡商,有致命的誘惑,而且不會與王旭種植的食用香料起沖突,畢竟,大唐能吃的起香料的人不多,有王旭的八十萬畝香料田在,價格大跳水是必然的。

即便關中大旱災,孫享福也不好看好大唐的糧食價格,別看現在長安的糧食貴的要命,好像整個世界都要崩塌了一樣,其實這都是無知的人們被恐慌心裏所影響,讓世家門閥擡上去的。很多世家大族和商人手上都囤積了大量的糧食,足夠大唐的百姓吃兩年以上,原因無它,看看去年大唐的農田數量和人口比例就知道了,一兩千萬人,種了一億多畝田地,平均到每個人頭上,都有四五十畝以上,一個人吃的完五十畝田地的產出嗎?

答案是不可能,所以,去年的糧食才會繃不住,大跳水,這是因為世家大族和商人們手上的糧食囤積的太多了,到了不降價賣不行的地步。

而且,歷史上的李世民都能渡過這個危機,更何況現在孫享福引進了占城稻,推廣了兩季大豆,把大唐的農田產出提高了那麽多,其實現在光嶺南產出來的糧食,揚州產出來的大豆,就能在關中人完全脫產的情況下,養活他們了,所以,今年的危機渡過去以後,糧食價格還是會大跳水,這也是為什麽孫享福沒有讓善陽的百姓將新開出來的田地種上糧食的原因。

合理的規劃,才能讓收益最大化,這是出生在現代社會的孫享福才擁有的視角,所以,之後孫享福會在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裏種植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種子,這些玩意,根本其實壓根就不算是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