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豐收樂(第2/3頁)

幫忙收割的百姓們在得了馮盎的一句方言宣告之後,頓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舉著手中的農具開始歡歌起舞起來。

整個場面上,唯一能夠保持冷靜的孫享福,則是在心裏默算著一組數據,畝產濕重十石三,那麽曬幹之後,差不多九石左右,脫殼之後,差不多有六石多大米,倒是比北宋年間的種植記錄高出了兩三成左右,這裏面,有一半的功勞歸功於試種這塊水稻湖沼地的肥力充足。

所以,普通百姓種植這種水稻,即便是完全按照他的方法,畝產應該也只能達到四五石大米左右,次一些的,三石多都很正常,跟北宋年間的數據倒是相當。

一畝水稻產七百多斤大米,離後世的普通水稻產量都還差著一大截,更加別提和雜交水稻相比了,這個數據對於他一個農科大出來的研究生來說,沒有什麽可喜的,甚至是恥辱,但如何再度把這個產量提高呢?

這可能需要孫享福做很多工作,將很多這個時代不具備的東西弄出來,這就需要搞一個比較系統的種植研究研發了,而在這個時代搞發明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僅僅是望江樓的一個水龍頭設計,都讓孫享福花了近百貫,最後用魚膠解決了密封問題,更加別說一些玻璃容器設備了,這玩意造出來,可是會有一系列後果的,控制不好,麻煩很大。

正神遊物外呢,孫享福突然感覺一股大力將他舉了起來,原來是馮盎,然後,他就被歡快的百姓們拋飛到空中去了。

“日哦,這個時代人也用這種拋人的方式慶祝?”

被拋在空中的孫享福還沒吐槽出來,就被眾多手掌接住,然後,再度拋飛,而且,他發現自己被越拋越高了。

原來,大家是要把他推上高高的谷堆。

“老夫要作畫,快取畫紙來。”

世家出生的子弟,就沒有不會丹青之術的,李公淹雖然稱不上什麽書畫名家,但作畫的水平也不差,很快,就開始潑墨揮毫起來。

被推舉到谷堆頂端的孫享福很激動,因為太高。

看著馮盎,馮智戴等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他知道,自己這時候該給大家講幾句了。

“樸實的嶺南人們,這是屬於我們大家的勝利。”

孫享福說完這一句,馮盎馬上用方言吼了出來,害怕老父的體力不夠,馮智戴又用更大的聲音,將這句話給夷民們翻譯了一遍。

“再好的稻種,也需要人力去耕種它,所以,讓我們變的更加勤勞起來吧!將這些稻子,種滿我們的家園。”

孫享福知道,不能跟這些夷民把話說的文縐縐的,他們聽不懂,所以,盡量用他們能聽的懂的話道。

待馮智戴再度將孫享福的話翻譯了一遍之後,夷民百姓再度發出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

嶺南之地今年可不僅僅只有孫享福這一塊稻田,光孫享福第一批育種的就有五六十萬畝,這都需要大家夥一起去收割,所以,接下來的日子,這些夷民百姓還有的忙,而孫享福,想讓他們愛上這種收獲的感覺,於是,一場盛大的,慶祝豐收的宴會在白雲湖半島舉行了。

幾種準備到長安之後表演給皇帝看的舞蹈,也被少男少女們跳了出來,還別說,嶺南人對這種簡單的藝術形式接受的很快,竹竿舞才開始沒一會,就有好多人覺得自己能跳,紛紛下場,撞臀舞也是,平時本來就穿的比較少,風氣比較開放的夷民撞的可開心了。

而這一切,都被李公淹用一支畫筆記錄了下來。

“此畫作的好,當提一詩,方能盡顯此間之樂。”

馮盎看過李公淹即將完成的畫作,高聲贊道。

“呵呵,說到詩才,正明卻是我等中文筆最佳之人,去年重陽之時,他可是憑一首詞,討得了一個媳婦呢!”韋叔諧寫完了奏章,也過來湊趣道。

“對對對,老夫這幅畫,就讓正明來題詩吧!沒有他,可沒有今日這一番豐收的景象。”

李公淹最後收筆,十分滿意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傑作道。

不一會,慢悠悠的從人群眾擠過來的孫享福便被馮智戴拉到了桌案前,李公淹將毛筆往他面前一遞,他便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畫紙之上,各種身材不一的嶺南百姓圍繞著高高的谷堆歡笑蹦跳,谷堆之上,揮手講話的孫享福意氣風發,整個畫作雖然沒有運用閻立本那麽多的繪畫技巧,卻也十分生動,看到這幅畫,人們就能很直觀的想到現場的場景。

“呵呵,在下拙作,就怕汙了這張好畫。”孫享福欣賞了一番畫作,嘴上謙虛著,腦海裏已經在仔細回想慶豐收的詩詞了,不過,能完全記得的還真不多。

“無妨,詩詞本由心,你隨便寫便好。”李公淹很是大方的道。

“那在下就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