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制海鹽(第2/2頁)

在屬下的阻止下,犬上二田耜瞬間就冷靜了下來,揚州碼頭,他屬下數十個武士被那些精甲大漢屠殺的畫面猶在眼前,即便這次到長安,他明裏暗裏帶了近千的武士,也不敢正面對戰這樣的甲士。

三個多月前的揚州事件後,孫享福馬上意識到了船的重要性,便寫信到了長安,派幸福村的一百護衛到楊順水的船廠保護,倒是讓船廠的保密程度高了好幾個級別,讓犬上的人沒有了下手的機會。

“你覺得大唐的皇帝會同意我們的提議嗎?”

“希望很大,如果再使些銀子買通他們的大臣的話,這件事情或許會變的很簡單。”

“嗯,就照你的意思辦吧!只要咱們有了那種船,就有花不完的錢了。”

兩人的商定結束之後,便各自行事。

再說身在嶺南的孫享福,在找李淳風要了一只鴿子之後,又覺得一只可能不保險,便把所有可能飛往長安的鴿子都要了過來,而且還不止寫信給了虞秀兒一個人,她畢竟是個女人,無法幹涉朝政,所以,秦瓊,獨孤謀,侯君集,甚至尉遲恭和程咬金都寫了,在朝堂,也只有他們說話才管用。

“好了,信已經傳回去了,成不成,就聽天由命吧!”

經歷過搶船事件的李淳風自然有知道這些倭國人的可恨之處,安慰道。

“嗨,通信不方便,就是麻煩。”

孫享福抱怨了一句,此刻,他無比懷念後世的電話。

接受了現實之後,他又將武士彟的信繼續往下看下去。

此前淮南之地大豐收,光官府的倉庫就屯進了百萬石大豆,民間的大豆更是官倉的倍數,現在一旦大豆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一百二十文,還在繼續下跌,秋後第二季大豆如果再豐收的話,武士彟擔心大豆的價格連一百文都賣不到,便向他問計。

別說大豆了,只要把明年關中的大旱撐過去,往後一石大米的價格都賣不到一百文,何況是大豆,原因還是地太多,人太少,以大唐現有的田地,只要李世民不發動戰爭,老百姓的糧食完全能多到吃不完。

“種,為什麽不種,大唐的人們還沒有吃上炒菜呢!哥的鹹魚豆醬一出,百姓都把黃豆醬當鹽吃,多少大豆都賣的出去。”

一邊回房提筆寫回信,一邊想到了鹽的事情,看來這兩天還得去看看申屠勇他們那幫人搞的怎麽樣了,鹽可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廣州灣不足二百裏的一處海島上,申屠勇從淮南帶過來的船只全部停靠在了這裏,今天,他們將在這裏辦一件大事,那就是制鹽。

孫享福寫給韋叔諧的制鹽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海灘引海水曬鹽,一種是用砂鍋大火煮用紗布木炭過濾過的海水。

在這個沒有汙染的時代,這兩種方法得到的鹽其實可以直接食用,由於建設曬鹽場還需要費工夫,弄出來的煙並沒有經過過濾池過濾之後煮出來的鹽那麽精細,所以申屠勇直接選擇這個林木較為茂盛的海島,用了煮鹽法。

在過濾池按照秘方上的要求建好之後,整個過程簡單的是個人都會,所以,在並沒有什麽難度的情況下,一個時辰後,申屠勇就得到了一大罐白花花的海鹽。

“這,這是精鹽。”

用手指沾了一點被攪成沫的碎鹽粒放入口中,幾個參與煮鹽的屬下都驚呆了,他們只是用這個陶鍋煮了兩桶過濾過的海水,居然得到了至少一斤多的鹽。

“申屠大哥,我們發達了,發達了,這可是精鹽,上百文一斤呢!咱們這麽多人,一天能煮多少?哈哈哈,發達了……”

“冷靜點,別亂喊,杭州灣的事情忘了麽?知道這制鹽的法子是誰給咱們的麽?往後,誰敢在別人面前提起一個鹽字,別怪我申屠用刀招呼他。咱們只會打魚,只會曬鹹魚,所以,從明天開始,婦孺都留在島上煮鹽,咱們大老爺們,都出海打魚,等鹹魚制作出來了,定期拉到揚州去,三十文一斤,一船就是過萬貫,分到咱們手上也有好幾千貫,足夠給咱們的子子孫孫攢下一份家業了。”

申屠勇的一席話頓時讓屬下的人們想起了杭州灣恐怖的畫面,其實,這些人中間,真正夠狠辣的人已經被孫享福抽走了,剩余的,是沒有多少進取心思的老實漢子,也正因為這樣,孫享福才敢把制鹽的事情交給他們來辦,至於韋叔諧,就是孫享福怕事情被李世民知道後不可收拾,找的一個背鍋黨。當然,他背起了這個鍋,也會得到相應的利潤,五五分成,申屠勇手上這種三千石的船,每拉一船鹹魚到揚州,他就差不多能掙五千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