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2/2頁)

幸福村的第二季農作物種下去了,一大半種的都是較為耐旱的蠶豆和馬齒莧之類的作物,因為長安今年春夏少雨,除了靠水的地方能種植一些瓜物之外,其它田地裏別的農作物跟本都種不活了。

孫二力來信告訴了孫享福這一情況,經過他和李淳風兩人對天氣的推理,發現,關中地區明年或許有百年不遇的大旱災。

李唐將整個國家一半的力量都集中在了關中,若是關中絕收,那麽,後果可想而知。

馮盎將孫享福的話記在了心裏,反正糧食種多了對嶺南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智戴去了長安,可就要勞你照應了。”馮盎談完生意上的事情,最後才道。

“令公子文武雙全,那輪的到在下照應,倒是在下這個莊子,要勞越公照應才是,另外,來年在下準備在崖州之地尋一塊地,建設碼頭,倒時候,還請越公行個方便。”孫享福順嘴道。

“崖州?哪裏可比廣州還荒涼,你在那裏建碼頭做什麽?”

“呵呵,若是往海外發展的話,崖州可是在更前沿的地方。”

孫享福笑著說了一句,馮盎才知道,他說要往海外發展,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原來他自己也這麽看重海外,並準備付諸行動。

送走了馮盎,孫享福每日又過上了釣魚,巡田的日子,眼見著稻穗一天天的飽滿,他的心情也越發的好了起來。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努力,阿月終於成功的讓小黑和小野能夠聽懂她的一個指令了,那就是臥地,讓她扯著他們的大耳朵,爬到他們的背上去,所以,白雲湖半島上,經常看到阿月騎在小象背上到處嘚瑟的樣子。

“阿月,今天的功課做完了嗎?”

“呃,還沒有。”

自從孫享福開始教她一些文化知識後,她就覺得孫享福沒那麽和藹可親了,原因是那些算術,寫字的事情很費腦子,別的孩子都不用學,偏偏她一個人要學。

她卻不知道,正是因為孫享福看她聰明,才升起了教她一些知識的想法,那些到了十多歲,還半句漢話都學不會的孩子,孫享福可沒心情去教。

“你阿爹原本還想讓我帶你去長安的,看這樣子,你是不想去了,那好吧!你就繼續在這裏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吧!”孫享福板著臉道。

阿山已經被馮盎挑選出來成為馮智戴的隨行人員之一,原因是他的漢話越說越好了,而且,他是首批被治好的大肚症患者,馮盎要派他代表所有嶺南的病患,對皇帝表示感謝,畢竟,使節團隊派來了十多個專業的醫者,還拉來了十幾船藥物,現在,醫者們已經全面接管了病患集中營。

那麽,他去長安的意義,已經不是單純的感謝皇帝了,而是一場政治秀,馮盎要讓李世民知道,沒有朝廷的支持,他嶺南發展不起來,同時也要讓李世民覺得,自己握住了嶺南的一條命脈,從而對他更加的放心,信任。

“啊,不要,我現在就去寫字。”

阿月一屁股就從小野的背上溜了下來,匆匆往孫享福的宅子跑去,卻不想,自己雙手還抓著小黑和小野最愛吃的香蕉,兩個智商日漸成長起來的家夥也追著她往宅子方向走去。

“誒,看著這兩個家夥,別讓他們把我的宅子拱榻了。”

孫享福朝阿月的背影喊了一句,搖頭笑了笑,正考慮著明天教阿月點什麽知識好呢!便見趙龍大步的朝孫享福這邊走了過來。

“大人,有信,揚州那邊過來的。”

“揚州?武士彟?”

孫享福接過信封,打開來慢慢看了起來。

“倭國使團過揚州了?規模達到兩千多人?”

孫享福只是看了個開頭,就感覺不好,任何時期的中原朝廷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李世民這樣得位不正的君主,特別需要外邦對他的認同,倭國這次給足了他面子,如果提出一些過份的要求,那麽……

孫享福用屁股想也知道他們的目的可能是船,不過這封信從揚州傳過來已經有好幾天了,此時,倭國的使節團恐怕都已經到長安了,李世民可千萬別大手一揮,把楊順水造出來的新船給了倭國人。

“那什麽,李道長,李道長,你這裏還有能飛長安的信鴿嗎?”信都還沒看完,孫享福就大喊著,往李淳風休息的房間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