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2頁)

同樣的情景還出現在了長沙碼頭和泉州碼頭,然而,當船隊停穩之後的做的第一件事情,卻讓所有籠罩在戰爭疑雲下的百姓驚呆了。

洪州碼頭上,一身輕便鎧甲的張公謹命人將一張張告示貼在州城內外,告示的內容不復雜,越國公已經平定嶺南內亂,咱們洪州周邊地界不會有戰爭了,朝廷大軍不日將會啟程回長安,另外,朝廷已經引進了畝產八石的水稻,天下百姓明年皆可到官府購置糧種,咱大唐以後再也不缺糧食了,所以,此次南下攜帶的大批糧食,水軍也不打算帶回去了,就地處理,鬥米三十錢,要的人來碼頭取糧,買多少都有。

“轟。”

當這篇告示被第一個識字的人念出來的時候,整個洪州城幾乎地震了一般,百姓紛紛奔走相告,畝產八石的水稻,鬥米三十錢,比平常的糧食價格還低了三四成,這兩個消息對城中百姓來說,是比戰爭過去了還更大的福音。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了長沙城和泉州城,坐守在城裏的崔暨,崔昭和鄭佩玉都和王浩一樣蒙了。

“陰謀,這是陰謀,這是針對我等幾家這次計劃的一個計謀,戰爭怎麽可能說停就停,怎麽可能有畝產八石的糧食出現,這不可能……”

即便是性格十分沉穩的王浩,此刻也氣的青筋暴跳,親自趕往城中看了告示,看到告示上官府的用印,王浩面如死灰。

即便是皇帝,也不敢這麽欺騙百姓,那麽就說,朝廷真的掌握了一種畝產可達八石的新糧種,可這個時候冒出來,真是叫人沒有一點點防備啊!

碼頭上,張公謹讓士兵和民夫把堆積如山的糧袋放在了甲板上,只要有百姓來購買糧食,絕不短稱,還勸百姓多買些,三百文一石而已,便宜啊!水軍帶錢回去,可比帶糧食回去劃算的多了。要知道,滿載糧食的船,逆水行舟可是不容易的。

然而,在經過了最初一些確實缺糧的人的搶購之後,糧食竟然賣不出去了。

說好的戰爭打不起來了,眼看夏糧就要收了,百姓根本不缺糧食,何必要花錢買?

自從告示一出,王浩旗下的幾家糧鋪竟然一斤糧食也沒有賣出去,連看都沒人往他們的糧鋪裏看一眼,這邊還掛著鬥米一百五十錢的價格呢!

失魂落魄的王浩在經過一家自家收購的糧鋪的時候,拔出糧袋上插著的價格牌,狠狠的摔在了地上,他知道,這次自己恐怕要失敗了,而且,還會讓家族大受損失。

“改價格,咱們的糧食也賣三百文一石。”

不到半個時辰,洪州城的所有糧鋪換了價格牌,鬥米三十文,一石三百文,與碼頭上官軍出售的糧價相當。

然而,看到他們降價之後,張公謹微微一笑,讓士兵們分成數十隊,敲鑼打鼓,往城中宣告,水軍的糧食二百錢一石賣了,欲購從速,船上可還有數十萬石糧食呢!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告了全城,王浩自然也不會不知道,現在,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吐血,要知道,除了他自己帶來的六十萬石糧食和盧家的四十萬石糧食,還有二十萬石糧食他可是四百錢一石從洪州本地大戶收購的,要是跟著朝廷的糧價賣,他不僅虧了人力物力,還要虧損四萬貫的本錢。

“來人,送我拜帖去碼頭,請鄒國公百花閣赴宴。”

不到半個時辰,王浩就得到了張公謹的回復,軍務繁忙,不來,而且,負責去請張公謹的仆人還告訴王浩,碼頭上的糧價又降了,鬥米十五錢,一石才一百五十錢,即便是這樣,購買的百姓依舊很少,張公謹正在碼頭上發愁。

“每石一百五十錢他也敢賣?備車,我親自去碼頭。”王浩面色慘然,此刻他才意識到,畝產八石的糧食對於大唐的改變有多大,恐怕他們世家再也無法用糧食控制大批百姓成為他們的農奴了。

同樣的事情,幾乎都在長沙和泉州上演了,戰爭結束,南方夏糧收割在即,並不缺糧食的當地百姓面對歷史低位價格的糧食都是保持觀望狀態,第一天的價格戰打下來,糧食的價格就掉到了鬥米二十錢以內,即便如此,還沒人買。

王浩太原王氏嫡子的身份還是有些作用的,張公謹即便裝著公務繁忙,也在堆滿糧食的船頭接見了他。

一番行禮之後,王浩拱手道,“鄒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張公謹聞言一擡手,甲板上的眾多兵丁便都撤了下去。

“不知鄒公要將這糧食價格降到什麽程度?”等眾人退去,王浩開門見山問道。

“陛下有旨意,此次南征所調度之糧可無需運回長安,就地發賣,賣不完的,可以建倉囤積,慢慢賣,可這大熱天,老夫可不想屬下的兵丁去建什麽倉庫,自然是賣光了為好。”張公謹很是輕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