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2頁)

“哼,紙上談兵不足為據,你若是能將這幾畝地的產量提高到三石以上,朕便考慮你所說的精耕之法。”

孫享福聞言拱手道,“那便請陛下暫且停止播種,並且,讓人將這一塊田做好標記,等秋收之時,看了產量,再考慮要不要在全國推行精耕之法。”

說罷,孫享福讓人將耙釘套好,趕著牛在田地裏走了幾遍,沒一個時辰,田壟裏被耕起來的大土塊便全部碎成了雞蛋大小的泥疙瘩,這時,孫享福叫人將事先準備好的糞桶挑了上來,先灑了糞水,再將糧種稀疏的灑在了地裏。

“你撒這麽少的糧種,如何能收獲到糧食?”看著孫享福只用了準備好的一小半糧種,在一旁歇息觀看的李世民問道。

“有時候,不是種的越密越好的,田地裏本就肥力不足,種的太多,只會讓作物之間相互競爭,長勢反而不好,稀一些種,不僅能讓作物的肥力更足,日照也能更足,風吹的時候擺動會更大,授粉亦足,有這三足在,增產是必然的。”

看孫享福說的頭頭是道,李世民不明覺厲,當下便讓侍衛給這塊田做的標注,秋收的時候,他要親自來這塊田裏看產量。

孫享福卻是不以為意,今天的麥種全部是他提前挑選好的個大飽滿的,再加上肥力以及科學的種植方法,只要今年不是大旱,這塊田的產出雖然還是不能和後世一塊普通田地的產出比,但出個四五百斤麥子還是小意思的,那可就是四石左右,比大唐現在兩石多的產量能夠高出一大截。

返程的路上,孫享福毫無例外的被李承乾喊到了自己車上,一路上跟他聊了聊音樂方面的東西,並教會了他一首新歌,這孩子才肯罷休,回到長安城後,孫享福沒有馬上回家,先跟幾大股東在望江樓的辦公室開了個小會。

洛陽,揚州,益州的農莊已經買好,好幾萬畝地,就算動用了不少關系,也花費了十幾萬貫才拿下,現在需要派人過去抓建設和管理,孫享福只得從幸福村的原居民中挑選一些人出來,另外,還有各家的佃戶,也要按股份比例抽人,畢竟這些農莊是幾家的聯合產業。

再有就是幾個世家子的動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很老實,但是秦瓊查到了他們同樣在洛陽,揚州,一周等地大量購置田產,並且同時在三座大城內興建起了大酒樓,看來,他們是想避開長安,提前在大唐的另外三大城復制望江樓模式,將山寨進行到底。

孫享福聞言卻是一笑,望江樓可不是那麽好復制的,因為,它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而在這個時代比創新,誰能玩的過後世來的孫享福,既然這些世家子還想玩,那麽孫享福不介意讓他們在長安之外也栽一個大跟頭。

“翼公,我聽陛下今日口氣,似乎有什麽不順之事憋在心裏?”講完了產業規劃方面的事情,孫享福問了句題外話道。

“嗯,廬江王造反,似與太上皇有關。”秦瓊點了點頭道。

“藩王造反?”

孫享福不知道太宗朝有多少人造反,但知道,沒有人造反成功,像李世民這種善於計謀的人,不被他惦記就算是幸運了,還想謀算他?這位所謂的廬江王,應該是沒有什麽好下場的。

“不過,他剛剛起事,就被幽州大都督王君廓給平定了。”秦瓊又道。

“嗯,意料之中。”孫享福放松下來笑道。

“可現在陛下又收到密衛消息,這王君廓可能要造反。”秦瓊又道。

“呃,難怪陛下適才說什麽朝廷若是要動兵,沒有糧草之類的話。”孫享福郁悶道,這個時代的人也是太無聊了,沒事就愛玩造反的戲碼,很容易死人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