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舌戰群臣(第2/3頁)

“呃,此事陛下應該知曉,還有翼國公,厲陽郡公等,俱都知曉,魏大人可能不知道,今年八月,陛下登基大典的時候,禦宴上所用的過萬斤黃鱔泥鰍,就是幸福村提供的,即便現在是隆冬季節,如果陛下想要再辦一次那等規模的禦宴,幸福村也還是能夠提供足夠的食材。”孫享福找證人,舉實例道。

然後,魏征的眼睛看向了李世民以及秦瓊,獨孤謀等人,等眾人朝他點頭確認後,魏征才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閉了嘴,這事要是真的,那麽整件事情的性質就要變了,他一對渾濁的老眼在眼眶裏轉了兩圈之後,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太子無罪。”

崔世勛見突然跳出來幫自己的炮手魏征轉瞬間又變了態度,忙接話道,“魏大人糊塗,這小子巧言令色,卻也掩蓋不了太子經商的事實。”

“這位,那什麽大人,姓什麽不重要,反正是世家大族,家裏不愁錢的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大唐那條法律規定皇儲不能經商了?”

“這……”

“你不用這這那那,我就當皇儲不能經商吧!可太子經商了嗎?望江樓的經營權全部在微臣身上,只要在下一句話,望江樓現在關門,從法理上,太子也阻止不了在下,在下並非朝臣,經商也不犯什麽忌諱吧!”

大唐現在的法律,雖然規定了官員以及其直系親屬不能經商,但只限於掌管朝廷衙署的朝臣,像孫享福這樣的家臣,不在此列,宮裏還有專門負責采買的太監呢!那也是人家皇帝的家臣,品級比孫享福高的大有人在,你能說什麽。

而且,大唐沒有規定君主和儲君行為的任何律法,只是大臣們口頭上所說的影響不好而已,孫享福拿律法出來反駁他們,他們也無話可說。

見眾人無語,孫享福又道,“那咱們再來說說與民爭利這一條,太子出資,幫微臣和村民們建立酒樓,是為了幫農戶們把自己手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出去,是讓農民得利,這與民爭的那門子利?”

“哼,長安數十家酒樓,皆因你一家望江樓而食客凋零,無法盈利,你還說這不是與民爭利?”崔世勛冷笑道。

“呵呵,那照你這麽說,這世上,是不是該只有一家酒樓?否則,任何再出現的酒樓,都是在與這家酒樓爭利?這個道理說的通嗎?”

“這……”

崔世勛再度啞火,不過孫享福卻是不願意多看他的嘴臉,繼續道。“連商之一字的含義都沒搞懂的無學之輩,也有顏面立足於朝堂之上,真是可笑。”

孫享福兩度讓崔世勛辯無可辯,讓龍椅之上的李世民以及其一幹鐵杆支持者暗爽,此時,都用一股逼視的眼光看向崔世勛,看他還要何話可說。

“哼,商者,低買高賣,囤積居奇,不事生產,而得巨利,乃國之蛀蟲也。”

崔世勛被孫享福一激,便將商之一詞在當下的解釋大聲說了出來道。

“哦,原來崔大人懂啊!那你說說,整個過程中,太子出資所建的望江樓,可有低買高賣,囤積居奇,不事生產,而得巨利?”孫享福反問道。

“這……”崔世勛無語,人家賣的是自家產出,首先就不存在低買的問題,所以,說太子沒有經商,還真能說的通。

“你倒是這出來啊!望江樓所賣,皆是微臣職田與皇莊內自產,敢問朝堂諸公,你們家的職田封地裏產出的東西,你們不往外賣麽?我就不信你們花的金銀銅錢都是從地裏長出來的。”

孫享福此言一出,朝堂諸公都是一愣,不過,崔世勛雖然急的腦子短路了,他還有不少同黨,其中一個叫吳應學的禮部官員便出班道,“我等臣工與皇家不同,你且不要混淆視聽。”

孫享福像看傻子一樣的看著這位吳應學大人道,“還就許你們賣,不許皇家賣?那你告訴在下,陛下擁有皇莊九萬畝,難道這九萬畝農田產出的糧食都要皇家自己吃掉麽?你給大家算算,光一年的產出,可以供皇家吃多少年?難道多出來的糧食,都要放在倉裏裏爛掉麽?這個道理,你覺得說的通麽?”

“這……”

吳應學啞火,而崔世勛此刻已經呼吸急促,眼珠子亂轉,想找個理由來駁孫享福,卻發現,居然找不到。

此時龍椅上的李世民,差點繃不住笑了出來,孫享福的所說的話簡單粗鄙,但非常的有道理,低買高賣,囤積居奇的才是商人,賣自家田產所出之物換取自家所需之物,乃人之常情,誰都有這個需要,皇家也不例外,拿出來說事,站不住腳。

終於,在緩了兩分鐘之後,崔世勛想到了破局的辦法,又道,“那好,且不說太子經商之事,你望江樓物價高昂,引的長安奢靡之風盛行,這總不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