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國之利器(第2/2頁)

誇獎了照顧這些蔬菜的弟弟妹妹,孫享福便往柴山背面新開的窯洞而去。

“享福,你可算回來了,這幾天我們按照你交待的法子,磨粉燒制,這幾天燒出了不少,就是不知道你弄這些石灰粉幹什麽。”馬林在窯洞口迎接了孫享福道。

“這個玩意叫水泥,一旦沾了水,用模具澆築起來,那就跟石頭一樣,是蓋房子的利器,今後咱們村子的民居會大量使用這種東西,多多益善,不過這玩意你們摸索出來了就行,大量的燒制還是請工人吧!你們的正事還是打造我所交待的那些東西,不行就多找些工匠,把圖紙給他們,讓他們負責打造,我們出工錢和材料錢。”

孫享福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些東西是無法保密的,在封建社會又沒有專利法一說,所以,他只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行,至於別人拿了技術去幹什麽,他左右不了,像水泥這樣的東西,不管是誰用來大規模的生產,都是推動這個社會的進步的,拿在手上當寶貝,反而會讓自己活不長。

在孫享福回村的第二天,幸福村的招工大計便開始了,有了這些生產技術打底,孫享福對之後的一系列計劃又多了幾分信心,三天時間,幸福村招募工匠五百余人,都驚動了縣令鄭佩成,更是讓皇帝李世民都開始關注起這裏的變化,草擬了一封聖旨,將孫享福召了回去。

麗政殿,長孫皇後正拿著後宮用度的賬冊翻看,她發現這個月後宮的用度居然有所縮減,庫內居然有些錢糧結余,這讓實際掌控了後宮三個月的她有些驚奇,以前可都是不夠,還欠一些的。正好這時李世民來了麗政殿,她便將此事說與李世民聽了。

拿著賬冊看了片刻,李世民馬上就找到了蛛絲馬跡,指著其中一條每日都會出現的文字道,“觀音婢你看,每日的供給欄上都寫著‘漁業司超額供給’的字樣,你這個月的征發令上要了漁業司多少東西?”

“陛下這麽一說,臣妾倒是想起來了,給漁業司的征發令是每日黃鱔百斤,泥鰍百斤,三斤以上的大魚五百斤,禦膳房的羅闐曾跟臣妾提起過,漁業司每一樣魚貨都超額供給,尤其是大魚,每天都能送五斤以上的大活魚八百多斤到禦膳房。”

“這就是了,朕記得你初掌後宮的時候,漁業司每三日送魚的數量不過兩三百斤而已,而現在,漁業司每天往宮中送的魚超過千斤,這一個月,可就差著兩萬多斤呢!如今各宮都喜吃魚,那牛羊肉,蔬菜等用度的采買消耗就大減,後宮的用度,自然就出現了結余。”

“原來問題出在這裏,看來這個漁業司的功勞可不小,那個新上任的監丞,就是要拉我等做生意的小孫大人麽?”

長孫皇後搞清楚了原因,心中一喜,李世民初登皇位,各方面用度都緊張,她作為賢內助,自然是想幫忙,如今這漁業司既然能超額完成任務,那就證明他們還有余力,有余力就要利用起來,所以,她決定給漁業的征發令上再加加碼,後宮的人不是都喜歡吃魚麽,那一定能節省出更多日常用度。

“他算個狗屁的大人,一個只會搬弄奇淫技巧的小混蛋而已,有了好東西,竟然不知道敬獻君主,混賬之極。”李世民雖然嘴裏在叫罵,臉上卻是一副笑容,顯然心情不錯。

“怎麽,那個小孫大人弄了什麽新奇玩意?”長孫皇後被李世民的台詞和表情搞的有點懵,他還從來沒見過李世民對一個從未謀面的人表現出過這樣的態度。

“那可不是玩意,說是國之利器也不為過。”李世民表情有些激動道。

“究竟是何物,讓陛下也如此興奮。”長孫皇後放下賬冊,給李世民倒了杯茶水道。

“是一種新犁,可以裝四個犁頭,只用兩頭牛就能輕松拉動,就是用幾架這樣的犁,那小子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將兩千多畝荒地開成了良田,你說,這是不是國之利器,而現在,那小子居然讓人用石頭磨末,加一些東西燒制出了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只需要加水攪拌,晾幹之後,就堅硬如石,用來築城建屋,簡直是事半功倍,你說,這是不是國之利器……”

李世民還待再說,這時內侍卻通報,說牧監署漁業司的孫監丞應召來見,他只得暫時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