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8章 和議(第2/2頁)

這種情形下,營兵和禁軍的士氣當然還是十分低迷。

最後袁崇煥表示了謹慎的樂觀,同時奏明自己將在和議初步答成之時進京陛見,然後就不回山海關或寧遠,將在三屯營或薊州駐節,就近指揮薊鎮的防線。

同時袁崇煥建議皇帝暫時敕令登州和天津停止對東江的供給,在東江鎮毛文龍親率勁兵至天津之前,絕不再給他們補充一粒糧食。

“諭內閣!”崇禎幾乎沒有一秒鐘的猶豫,即可用十分威嚴的語氣對王德化道:“轉登州並天津各處,即刻停止對東江的補給。”

王德化知道各處對東江的補給早停了,毛文龍向來桀驁不馴,還拱走了袁可立,早就把登州的地方官員得罪的狠了。

天啟皇帝在時,知道東江在敵後有用,中樞的態度相當鮮明,登州的官員再難也不能停止對東江的供給,現在已經完全不同,毛文龍一再叫人失望,新君對東江缺乏好感和認同,而且和記的壓力已經超過了東虜,東江鎮全鎮存在的意義都不大了。

叫人不敢說出口也是相當明顯的事實就是,皇帝對東江鎮收容難民的事顯然也並不在意,這和愛民如子的天啟皇帝也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

王德化等人顯然知道,東江不光是有幾萬軍隊,更要緊的是各島上和鐵山義州還有寬甸各處收容的幾十萬遼東逃民。

天啟皇帝在時,曾經為這些遼東逃民的苦難不止一次落淚,天啟年間不管東江鎮有沒有戰績,天啟皇帝認為光是毛文龍收容了幾十萬逃民就已經值得朝廷給他的待遇和支持了,況且東江鎮在,後金始終還是有後顧之憂,從這兩點來說,朝廷一年花費少量的錢糧,其實還是收獲頗多。

而眼前的少年皇帝正處於怒火和希望交雜的時間,皇帝一邊對現狀憤怒和無能為力,一邊容易遷怒別人,而東江收容的幾十萬逃民,對皇帝來說根本是無所謂的事情。

可能對薊遼總督袁崇煥來說,也是件無所謂的事情吧。

最要緊的還是能夠壓服毛文龍,把經歷過戰事,在敵後能堅持戰鬥多年的東江精銳也趕緊調到最需要的地方,這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正如崇禎四年時,東江經歷過皮島之亂,人心浮動而感覺不公和憤怒的時候,因為大淩河一戰,皇帝和文官們並沒有考慮到過駐守登州的東江將領和士兵們的感覺,也沒有過問他們平時的待遇,對將領和士兵都是陌不關心。

將領們生活雖然不至於貧苦,但部下們的生活卻是異常艱難,更關鍵的就是東江分裂了,不再是一個整體,他們已經失去了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客居異鄉受到的打壓和排擠,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不如意,加上毛文龍被殺的怨恨並未消解,當遼西那邊打起來,明明是遼鎮的黑鍋,朝廷卻是把孔有德等人當救火隊員……平時東江兵和遼鎮的待遇就是相差的天差地遠,一個是富家翁一個是叫花子乞丐,現在卻是叫乞丐去遠赴千裏救一群平時眼高於頂的富翁,東江兵上上下下的怨恨和失意,還有對遠赴戰場送死的恐懼壓跨了一切,吳橋的沖突只是一個偶然,但東江兵的兵變卻是一種必然,在那樣的情形下,不兵變才是奇怪的事情。

王德化等人明白,現在正是毛文龍疑惑,膽怯,或是有所怨恨的時候,皇帝如果想用東江,首先不停供給,然後給毛文龍下一份溫旨,要誠摯親切,對毛鎮善加撫慰,哪有皇帝用斷糧的手段來逼迫自己臣子的,豈不是荒唐?

但這種情形下,當然也沒有人敢提醒皇帝,這件事就算這麽決定了。

“荒唐,荒唐,可惡,簡直該死!”當皇帝看起另一份奏折時,原本的愉快心情立刻蕩然無存,皇帝連連拍桌,手心都拍紅了。

眾多太監膽戰心驚,幾乎不敢正視皇帝,在這處時候,皇帝就算失了權威,一聲令下拉出去杖斃,可是沒有人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