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章 寒冬(第2/2頁)

過年後不久,禮部官員奉金冊金寶,皇帝正式冊封周王妃為皇後。

周奎也跟著水漲船高,正式成了國丈,受封為嘉定伯。

大明的侯伯來的相當不容易,除了開國時和靖難兩撥勛貴之外,這麽多年很少有將領或文官立功被封爵的了。

成化之前,其實封爵還很正常,真的立下大功了,侯伯之位還是能得到的。

文官中有王越,在河套大勝蒙古,受封伯爵。

武將就相對多一些,到嘉靖年間還有武將封爵。

文官封爵最後一位是正德年間的王陽明,那可是千古留名的奇人,普通人怎麽比。

除了功勞賞爵之外,就是撞大運了。

生下閨女被皇家看中,成為皇後或得寵的貴妃,一樣會有爵位世職。

如果是孝宗年間的張皇後,萬歷年間的李太後,不僅能封伯,還能加封為侯爵。

一般婦人都活的長久,外戚家風光五十年都是常有的事。

只有孝宗的張皇後倒黴,跟著男人風光十來年,孝宗不到四十就死了,然後兒子也是三十多歲就死了,無後,張太後迎來了小心眼的嘉靖皇帝,外戚張家就倒黴了,張太後還很有可能被嘉靖給毒殺,真是淒慘。

周奎正式封伯之後就進入了京師的勛戚圈子,每天不是去赴宴就是在家裏擺宴,府門前客人往來不絕,是一個相當熱鬧的所在,來了一輛馬車,下來一位客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伯府門前也沒有打事件的番子,錦衣衛當然也不敢派校尉在這裏盯著,周皇後相當得寵,這事叫皇後知道了,誰也兜不住。

“誰也不會懷疑一個外戚伯爵不是?”周奎把大個子客人親自引入小客廳,自己倒了杯茶送上去,滿臉笑容,十分客氣。

王發祥接過杯子,喝了一口,若有所思的道:“京師這個冬天還是很冷啊。”

“見著不少死屍麽?”

“嗯,有十來具屍體。”王發祥道:“我從德勝門過來的,天沒黑就有這麽多,每天一早晨還不知道有多少?”

“這事我倒聽人說起過,錦衣衛的駱指揮說起過,”周奎豎了根手指,說道:“每天過千。”

“真的這麽多?”王發祥臉上掠過一絲訝異之色,接著道:“京裏沒開粥場?”

京師裏別的不多,就是權貴富戶多,而且京師是天子腳下,死的人多了有礙觀瞻,也失皇家的臉面,所以歷來四處有災,災民如果能逃到京師是肯定會到京師來避難,不為別的,光是那些富家大戶施粥就值得了。

“粥場是有,不過不及往年多。”周奎嘆道:“你想啊,糧價已經漲到三兩一石,各家各戶要麽囤糧等發財,要麽自家也不多,都是舍不得啊。”

王發祥點頭,說道:“雖然和我們有關,這帳卻只能算在天子頭上。”

“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周奎有些唏噓,也不好接話,天子是他親女婿,雖然他現在幹的事是在賣女婿,但他又有什麽辦法?

周奎早就領悟到了,和記根本不能與之對抗,只能順應天意,女兒成了王妃他已經有點害怕,成了皇後之後,周奎只盼自己的行動能換回和記的憐憫,好在女兒沒生下皇子,應該能保住性命。

“你放心吧。”王發祥道:“你的事我們大人都知道,他叫我帶話,叫你放心,無論如何不會禍及婦人。當然,你自己也要進宮給女兒提個醒,真的大軍圍城時,叫她小心,自己也不要想不開。”

“是是,我一定會的。”周奎神色激動,感覺自己所行所為還是值得的。

京師大索時,王發祥就是避在周奎的府邸,皇後的親爹誰能想到居然是和記軍情司的基地之一?周府的人,多半都是軍情司的人,只有外圍的人才用幾個無關人員,這裏早就成了軍情司的重要基地了。

“糧價的事,有風聲嗎?”

“有,”周奎道:“年前已經往四兩一石漲了,餓死的人太多,這陣子京城內外怕是餓死過萬人了。皇帝在年前下令賑一萬石給地方,杯水車薪,糧價還是不停的漲。年前我去城外的莊子四處走了一圈,到處都是流民饑民,不少從河南山東過來的,漕運徹底斷了,流賊先晃一槍去洛陽,後來直奔開封,再下來聽說渡了黃河,往山東去,京裏都有流言,說流賊要徹底斷絕漕運。這要是真的,糧價到十兩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