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8章 天譴(第2/3頁)

另一端的戰線上,相對少一些的獵騎兵們拉開更長的戰線,這是為了防備已經投降的科爾沁蒙古人又暴起發難或是再度試圖逃離。

高瘦的張獻忠滿臉胡須,幾乎要遮住五官,他站在雪地前,冷眼看著跪在雪地上的俘虜們。他眼前是一群十余人的蒙古人,披著羊皮襖子的他們還是瑟瑟發抖,臉色相當的難看。

除了蒙古人外,尚有幾個漢人也被按在雪地上,一個穿著官袍的中年人被按在地上,猶自不服,但白凈的圓臉上被抽了十幾個耳光,牙齒都打飛了幾個,烏紗帽打落在不遠處的雪地上,官袍被扯的破爛開來,他用怨毒的眼神盯著張獻忠,似乎還是心有不甘。

“周大人,還不服氣?”張獻忠一臉戲謔模樣的盯著周文郁,其已經被袁崇煥保舉為參將,從旗牌官到參將,也算是扶搖直上了。

“當然不服。”周文郁瞪眼對張獻忠道:“我身為大明臣子,效忠天子,忠義可鄣表千秋萬世。你呢,替反賊效力,不忠不義,將來必定遭受天譴!”

“天譴?”張獻忠一愣,抓了一下自己腮邊亂如稻草般的黃須,扭頭對身邊的獵騎兵們道:“怪了啊,這廝說咱老子會被天譴。入他娘的,老子替張大人一路從科爾沁打到特林,見到了永樂年間敕封石碑,接見幾十個衛指揮,重賜和記銀印,打通舊驛道,收復幾千裏失土,咱老子反而要受天譴?咱老子從軍以來,殺的是禍害大明的北虜,現在也是在殺不服的北虜,反而這周某人暗中與北虜溝結,送糧食送武器,叫北虜合起夥來打咱們漢人,他反而是忠臣?”

四周的獵騎兵們哄叫起來,他們都是有無比的自信,根本不可能為言詞所動,但張獻忠真是鼓動人心的高手,寥寥數語,將獵騎兵這兩年的光榮說出大半。

從對察哈爾人的最後一戰之後,張獻忠加入到北上支隊之一,帶著大量自願北上的將士一起,從科爾沁部出發一路北上,經過農安站等和記的前進基地,沿著黑龍江流域一路北上,直抵奴兒幹都司舊都司所在的特林城一帶,重立石碑,接見當地部落首領,發給和記銀印,將這些事做完之後,他們沒有繼續北上,而是接到命令南下,和其余幾支騎兵部隊配合,將科爾沁叛亂的諸台吉圍追堵截,最終獲得全勝。

和記這一年多來,一直堅持選派大量精銳人員前往北部,收復外東北奴兒幹都司舊地是張瀚最強烈的心願之一。

可以說除了南下爭奪海洋之外,北方奪取外東北區域在張瀚心裏的重要性還在收復西域之上。

這年頭的西域,民族和宗教都是相對復雜,且有衛拉特蒙古勢力在,其勢力正處於擴張期,和記當然不懼,可也沒有必要在國力不強的時候去硬碰硬。

奴兒幹都司這裏,幾乎所有的版圖之內的勢力都相當的弱小,大明當初冊立的四百多個衛所土司,到目前為止,重歸和記麾下的已經有一百六十多個,再過一年兩年,可能就能完全歸於和記治下了!

除了有舊驛道可以利用外,幾條水系也可以利用,嫩江和黑龍江是最主要的大河,還有很多的支流可資利用,當年大明開發此地,主要也是靠東西兩條主要流域進行物資和人員運輸,若非有水流可資利用,恐怕以明初的雄渾國力也沒有辦法在短期內經營成功。

當然,遼東邊墻之外的這大片的土地,在遼,金時期就設立了很多州縣,比如舊肇州,黃龍府等處,當時的漢人極少,但這兩個異族政權還是設立州府,開通驛道,主要功夫是遼來做,而金坐享其成。

到蒙元時因為遼東有諸王分封,大量人口湧入,其中也有不少是朝鮮人和漢人,遼東之地的人丁漸多,蒙古人遊牧範圍極大,也開始真正往外東北滲入,其依舊掌握著舊遼、金的州縣,直至明軍進入遼東。

明軍主力進入遼東之後,在洪武年間,黑龍江下遊奴兒幹地區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納貢歸降。永樂元年,明朝派行人邢樞等往諭奴兒幹,招撫諸部。二年,置奴兒幹等衛,其後相繼建衛所達一百三十余個。

永樂七年,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明政府決定設置奴兒幹都司,統轄各衛所。

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九年,太監亦失哈等領官軍千余、巨船二十五艘,護送康旺等官員至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開設奴兒幹都司,是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裏江流域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

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流域是“鎖鑰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間,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廠,有著名的阿什哈達摩崖石刻為證。

摩崖石刻是明代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位於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