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共治(第2/3頁)

這話其實說出來就同意了,擅不擅起刀兵可不是眼前這小軍官能當家作主的事,當下軍官笑著向錢謙益打了個敬禮,原地轉身離開。

同時兩隊士兵一起轉身,先後踏上舢板之上,然後劃動船漿,返回大船。

一切事情發生的極快,無非就是幾輪對答,其實不到十分鐘的時間。

看著舢板被重新吊上大船,在場的人們都是用若有所思的眼光看著錢謙益。

看來和記這一次沿江的行動主要是為了半年多之後的軍事行動奪得先聲,也是為了尋找足夠多的代理人。

在地方上想輕易完成治理,士紳宗族是必不可少的力量。

和記在早期會投入少量的兵力維持治安,確定統治秩序,也會派出官員,但在人手不足的前提下,給地方士紳一些名義,叫他們提供明面上的幫助,而不是如大明那樣暗箱操作。權力還是那麽大的權力,只是和記會把事情明朗化,很多地方政務原本是暗地裏達成交易,和記成立共治會議之後,那麽兩邊的權力分割就會明朗化,避免無意義的爭執產生。

當然,和記並不是開善堂的,現在的做法就是為了節省力量,和記還要開辟大量的新的疆域,用兵於內陸和海外,要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道路,建立公共交通,醫療,教育等諸多體系,人們的觀念和實際的情形跟上之後,會在法治上下功夫,接著深入梳理地方政治,包括賦稅,刑名,治安,人倫,文教,倉儲,各種原本由士紳和宗族把持的權力會逐漸被拿回,當然還是會保留士紳生員們說話的權力,也就是“議政”權,堵不如疏,如果話也不叫人說,那麽遲早人們會用別的方式來表達,說話說不死人,如果真的有相當的自信,就是不管其用意何在,在法律框架之內,允其說話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錢謙益也在沉思,在此之前他一直考慮自己如果投效和記,將處於何等地位?

在大明,他是儲相之稱的翰林,也已經被任為實錄副總裁官,再上一步可以直接為侍郎,數年經營之後就能準備會推入閣。

這種地位已經很高,加上他在東林黨內的地位,還有文宗領袖的地位,如果叫他到和記任一普通官員,那還不如在家鄉當個士紳更舒服快意。

原本是打算研習西學,以此當敲門磚獲得更高的地位,最少是清流首領一類的地位,現在看來,和記竟已經是有所考慮。

先在家鄉一帶為共治議員,替和記協調地方的關系,這樣地位相對超然,錢謙益能維持著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巨大的影響力,並且獲得一定的實權,而且在替和記安穩江南地方也算是一樁大功,為自己正式進入和記的官職體系內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少不會那麽尷尬,以純粹的降臣身份進入,會被舊有的利益階層排擠和敵視,同時也失去了不少人心道義。

錢謙益對此當然沒有任何的排斥,當然,前提是和記在半年之後真有那麽強大的力量再度進入長江。

如果力量足夠,錢謙益知道自己家鄉的這些士紳們會做什麽樣的選擇。

馬士英雖然沒有收到類似錢謙益這樣的招撫請求,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在聲望上與錢謙益有巨大的差距,他的路仍然是只能走降官的路線,然後再殺出一條血路來。

比起現在的地位當然會有波折,也會有更多的困難,但死抱著大明不放是愚者所為,智者所不取。

馬士英只有一個念頭,他也是忍不住說了出來:“南京方面,會不會如咱們這裏這般平靜?”

錢謙益聞言,思忖片刻,說道:“勛貴與國同休,怕是不會那麽輕易放棄。”

……

茅元儀沒有帶人住在親朋故舊家裏,近來南京城浮言很廣,傳的神乎其神的東西都很多。茅元儀以兵家知名,人人都知道他知名的名氣,又是副總兵官,文武俱備,而且在遼西時與和記的人打過交道,所以每到故舊親朋家裏拜訪總會被人拉著說和記之事,也有不少人如那天的那個尊長一樣,叫茅元儀撥給將士看守門戶,以防亂兵暴民生事。

拜訪過一些人家之後,也給自己的隨員找了住處,茅元儀自己帶著幾個隨從住到了金吾衛街附近的一個旅舍裏頭暫且安身。

茅元儀每天只在旅舍之中等候,好在這裏距離三山門很近,可以在短時間內趕到城外江邊。

這幾天南京城和附近的居民出城的很多,有不少好事的幹脆每天城門一開就出去,他們不懼寒氣,江邊風很大,冬季的天很冷,虧得他們能耐受的住。

至於操江兵就辛苦了,振武營和河池營會合在一處,在三山門外設了幾個臨時的軍營,不過茅元儀知道普通的操江兵不能隨意出入,不少刁滑的老兵和軍官們卻是每天晚上都在城門關閉前偷溜回來,誠意伯起初還想彈壓,打了不少將士軍棍,後來軍中群情洶洶,似有兵變之憂,誠意伯眼見不對,早就收斂威風,不敢再隨意於軍中責打軍士,維護軍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