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下船(第2/2頁)

不少人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艦隊,這首尾相接的艦隊擺開了很長,高聳的桅杆和復雜的風帆與中國式的江船福船都完全不同,很明顯這些帆船更容易借助風力,更有流暢的線條,更容易遠航。

這時在幾艘船的右舷側湧現出大量的士兵,隔著很遠也能看到他們背在肩膀上的火銃和閃亮的刀鋒,還沒有見過和記兵持火銃上好刺刀的人們感覺驚奇,但也能感覺到刺刀給人帶來的壓迫和威脅。

士兵們在航行時動作也很輕松的放下了兩艘較大的舢板,等舢板放下之後,再垂下網繩,每個人都可以順著網索緩慢的向下,最後跳在舢板上。

每條舢板上放了一隊商團軍的士兵,於是人們看到戴著灰色軍帽,穿著藍色軍服,上擺有兩行銅扣的士兵在放好自己的火銃之後,開始劃著舢板往岸邊過來。

人群嘩然,靠近江邊的人情不自禁的開始退後。

“不必緊張慌亂。”有不少人沉聲道:“和記的兵很講規矩,不會亂來的。”

“是的。”錢謙益略覺緊張,吩咐家人四散開來維持秩序。

倒不是擔心別的事,要是太緊張的會引發人群的混亂,到處是逃難奔跑的人群,體弱的容易被推倒,然後被踩踏而死。

在這個時代的古人在這方面也很有意識了,畢竟不象後世選擇多,這個年代逢年過節的時候一般會有大量的人群聚集到寺廟附近,祈福求簽,向神明祈禱家人平安,所以但有廟會都是人山人海,類似的慘禍總是有可能會發生。

不僅錢謙益這樣做,在場的很多士紳都開始下令隨從家人到處吆喝,令人群鎮定,和記明顯沒有惡意,才過來二十來人,這裏少說有兩三萬人,怎麽就能怕成這般模樣。

這樣一說,雖然有與和記敵對之嫌,可好歹是安住了人們的心思,不少婦人還是下意識的後退,倒是她們攬在懷中的孩童,忍不住用亮晶晶的兩眼盯著那劃過來的舢板來看。

“娘。”一個女孩子盯著越來越近的舢板,忍不住說道:“這些當兵的身上穿的衣袍可是真好看。”

“確實……挺威武的。”說話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婦人,眼神中充滿迷茫,眼前舢板上的軍人已經靠近了岸邊,一個身材高大的軍人從舢板上躍下來,將舢板前端的繩索固定在岸邊,他的動作矯健有力,身形高大偉岸,充滿著男子的陽剛之美。

軍服,軍靴,加上身高和鍛煉過的體形,這使得已經有了一兒一女的青年婦人眼中充斥著仰慕者的眼神,使得其身側的丈夫燃燒起了嫉妒之火。

“哼,好鐵不打釘,好男……”

這男子還沒有被妒火沖昏頭腦,將這話的下半部份忍了回去。

兩隊商團軍人從舢板上分別走了下來,在岸邊結成了兩個小型的橫隊陣列。

人數雖少,但整齊的軍袍和斜舉的火銃還有長長的刺刀,這些東西形成了一種肅殺氣息,令得人不敢忽略和小視。

人群從一貫的對軍人的鄙視,其實也就是對大明軍戶衛所兵的鄙視情緒中掙脫出來,包括那個不舒服的男子在內,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些士兵絕對稱的上“偉男子”,最少從精氣神到體格,還有那種漠視眾人的高傲眼神,從這些細節來看,這些軍人不僅高大,健壯,勇武,還有相當的傲氣與自豪。

“哪位是常熟的翰林錢老先生?”打頭的軍人是一個隊官,和記並沒有刻意派出中高級的武官,只由一個普通的隊官越眾向前,並且大聲問路。

不少人讓開道,有一些士紳好心指路,於是這個隊官在眾人的指引下昂首向前,一直抵達錢謙益身前。

錢謙益當然經歷過很多大場面,但以前的事情,哪怕是金殿唱名也是有過往的諸多故事和成例,只要按規矩來做就可以了。

眼前的事情,從未有過先例,哪怕是以前王朝更叠也沒有這般景像,充滿著詭異難明的神奇色采。

而且錢謙益對這個軍官前來也沒有預案,此前王鄣來接過頭,通報過消息,按錢謙益的理解是和記不希望地方震動,影響民生,也影響和記在這些地方一慣的良好形象。

除此之外,錢謙益和馬士英等人還判斷和記需要他們大力支持收糧,甚至在江南一帶把湖廣的糧給控制住。

這樣漕運不斷也斷,除了少數的官運漕糧外,大糧商對北方的輸送會幾乎完全停止,這樣北方的糧食壓力會與日俱增,崩潰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錢謙益也不知道和記還要找自己做什麽?

錢謙益看著一路大步走過來的青年軍官,臉上滿是矜持之色。

就算對方身負使命,但看起來就是一個低等軍官,以大明文官一慣對武夫們的態度,錢謙益是不太可能主動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