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照會(第2/2頁)

錢謙益大吃一驚,剛剛他們聽到艦隊上的火炮最重的是四十二磅炮,而大明克制東虜的利器才是十八磅炮,兩者相差一倍還多。

錢謙益張大嘴巴,半晌過後才道:“和記的火炮,不得有萬把斤重?”

“倒是沒有。”王鄣笑道:“七千余斤吧。”

“那就是你們的火炮鑄的更好?”

“差不多。”王鄣十分嚴肅的道:“我們和記的軍工司有火炮局,早在多年前就開始自鑄火炮,工藝其實相差不多,但勝在設計和鑄造時的細節。後來我們大人又在澳門請了不少鑄炮的專家,我們的鑄炮技術更是突飛猛進。但就算如此,也就是差不多跟上了西夷的腳步……泰西那邊,已經有六十磅炮了,只是也十分罕見,多半還是三十六磅炮為主。”

幾個大明的頂尖聰明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們苦思不得其解。為什麽中國上邦,千年傳承的文明古國,向來就是四夷朝貢的上邦,到了大明這會子,北方受困於東虜和北虜不得其法,邊民百姓被殺數百萬,在南方也是有西夷到來,據說是在萬裏之外,如果不是見了真人,真是很難想象和相信。曾經到中國來朝貢過的呂宋和渤泥等國已經被萬裏之外的紅毛夷滅國,淪為殖民地。而西夷各國,遠赴萬裏重洋,開拓了無數海外疆土,其不僅有強悍的武力,更重要的就是敢於遠赴重洋,波濤萬裏不以為畏懼,面對百倍千倍於自己的土著居民卻能戰而勝之,火炮,軍艦在錢謙益眼裏只是其次,這種悍勇和開振的精神,才是眾人相當重視和困惑的東西。

“在下萬分期待。”張岱向來是神經大條,況且其家族已經與和記關連甚深,處於和作的狀態。當下一臉興奮的道:“這一次沒有白跑,不管怎樣,在下要長見識了。”

“八百多噸。”錢謙益看著王鄣問道:“為何不做到千噸以上?”

“難。”王鄣笑道:“這事不是急事,從小船到大船要一步一步的來,以前做過百噸小船,一下子上到千噸,會出現想象不到的難題。而且,現在正是用武之時,千噸大船最少要做兩年,緩不濟急了。”

“怪不得。”錢謙益點頭,剛剛王鄣就提起要對呂宋動兵,這也是叫錢謙益感覺振奮。神宗皇帝時,西班牙人在呂宋兩屠漢人,這事普通百姓不一定知道,有消息人脈的官紳世家大半是知道的。

神宗皇帝也曾考慮過遠征,後來國力不足只能放棄,而和記不在江南搶占地盤,在這一次行動之後就要遠征西班牙,這也是叫眾人有難以相信的感覺。

“諸位要相信和記。”王鄣微笑道:“我們要打南京就直接來打,南京擋不住的。但我們大人認為,江南富裕,百姓安居樂業,和記打過來總會有死傷,這會叫人恨咱們,仇恨一旦種下,長久都消解不掉。大人說,和記的艦隊應該去對外,這一次就是來展現一下咱們的實力……江南的人會知道怎麽取舍的。”

“好了。”王鄣站起身來,說道:“事情的前因後果已經說的很明白,在下於松江過來,常州無錫常熟蘇州一帶都走了一圈,再下來就要過江到揚州,估計那時候艦隊已經深入了吧,到南京地界時在下就上船了,然後補充些糧食和淡水之後我們艦隊折返回台灣,當然,如果江南這邊有生絲紙張瓷器,包括糧食我們都是可以買賣的,也算購買一些壓艙物吧,價格當然是隨行就市,不會叫諸位吃虧的。”

王鄣又大有深意的道:“等艦隊至,到時候會有更進一步的大事拜托牧齋先生與諸位先生,到時便知。”

王鄣起身告辭,眾人神思恍惚的到門前送行,等再折回身來的時候,路振飛苦笑著道:“在下與這王參謀見過兩次面,送他兩次,每次都感覺極受震撼……嗯,雖然如此,還是寧願再多見幾次啊。”

“誠然,這人真是聰明人。”馬士英也贊了一句,接著又皺眉道:“和記要跑過來耀武揚威,居然還不忘帶貨回去,真是始終不離商家手段。”

“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路振飛沉聲道:“和記的行事就和他們所說的那英人和紅毛夷一樣,都是終極在利益這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