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6章 叔侄(第2/3頁)

史從斌不知道對方誇自己“不錯”是為什麽,但大體總是好的評價,他含笑點了點頭,見院門是虛掩的,便提著燈籠直接走了進去。

在院落偏廂有人點燈坐著,一燈如豆,史從斌推門進去的時候,燈影在墻壁上晃動著,那人回過頭來,向著史從斌點頭微笑。

“王掌櫃!”史從斌面色一凝,趕緊放下燈籠,抱拳道:“好久不見了。”

“史東主也少見了。”

史從斌是第一波接受和記保險的人,曾經在和記手裏領教過厲害,這樣的人見機的快,反而與和記合作更加深入。

在京城時,王發祥是有名的三掌櫃之一,和史從斌這樣的大分銷商當然早就熟識,雙方還在一起喝過幾次酒,當然不是單獨,而是很多河南商人一起,王發祥雖然幹秘密勾當,身份卻是在明處,和記在京師分號的三大掌櫃之一,很多商人以結識王發祥為榮。

“上個月底,我們叫人通知史東主並一切相關的東主們,和記賬局雖然轉明為暗,但帳局的帳我們還是認,還好各位東主都給面子,沒有人對我們和記有什麽不滿,更沒有人反對咱們的這個提議。”

史從斌知道在這樣的人面前最好坦誠一些,當下苦笑一聲,說道:“在下是真的信的過和記,有些東主就算信不過也是沒有辦法哪,總不能到官府告狀去?”

王發祥聞言哈哈一笑,說道:“史東主是妙人,不過這話也說的很有意思,差不多是這個理兒。”

確實是如此,和記是朝廷下令查抄的,前一陣校尉四出,到處查抄和記的資產,和記被迫轉明為暗,一夜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件事累得許顯純在今天問斬,錦衣衛使也背不動這麽大的黑鍋。而遍布北方的和記商行消失之後,首當其沖的就是各地的車行,大量車馬消失,影響的是整個北方的物流業,然後是客運業,現在北方的十來個州會,過百個縣,平時往來均是乘坐和記的四輪大車,一車可坐七八人到二十多人不等,價格不能算很便宜,但相對於舒適性來說,四輪大車甩那些兩輪的舊式馬車不知道多遠,而且安全性,快捷性,都是普通的馬車沒有辦法相比的。

和記在這事上沒有刻意打低價牌,普通的百姓,特別是農民沒有十分要緊的事是不會出門遠遊,而他們就算出門也是一輛獨輪小車就可以,婦人和兒童坐小車一側,另一側裝置一些物品,當家男子將車帶往肩膀上一系,兩手推著一天走幾十裏路跟玩兒似的。

叫他們花錢去坐車,就算是和記的大車寬敞舒服,人家為什麽要花這個冤枉錢?

所以和記的大車針對的是中小商人和遊學的士子,還有和尚道士等要出門,又不在意幾個小錢的中產階層。

和記的大車一夜消失,受影響最重的是就是物流業,很多人不得不修改出行的計劃,因為已經無車可坐。

商人們最是跳腳,定好的貨物無人發貨,和記這幾年把北方所有的車馬行腳夫行都幹趴下了,這些原本的店鋪要麽轉行,要麽關門了事,只有少量的腳夫行存活下來,一下子就是供不應求,任憑商人們怎麽著急,這貨物就是運不回來。

接下來就是百貨業和金融保險一類的業務,賬局沒了,幾百萬兩銀子消失了,牽連的商家最少有兩三千家,有的小商家可能就存著幾百上千兩的銀子,但這些銀子卻是他們半年的活動資金,用來在異地購貨用,這貨還沒買,銀子就是沒有了。

沒有了帳局,也沒了和記的車行和鏢手,當然也沒有了保險業,但就史從斌的對答中來說,現在影響最大的還是帳局,很多中小商人急的要上吊,當然也有不少真的跑到官府去請求幫助的商人,一律是被攆了出來,朝廷都沒有辦法,地方官府會有人傻到了主動攬事上身的地步。

告狀無門,和記消失,眾多商人急的跳腳,史從斌在突然出事的前幾天也是焦慮萬分。史家是書香世家,其實也就是官宦世家,從史從斌的祖父輩以上就是一直為官,現在家族中舉人還有好幾個,這樣的大世家,只要大明不亡國,就斷沒有因為一次商業風波就跨掉的可能。

但史從斌放在和記的銀子有十幾萬,還有預購的幾萬兩的貨物也未發出來,這幾乎就使他跨台跨定了。

這麽多年的辛苦經營,掌握著家族的商業大權,賺的錢也是比普通的族人多少多少倍來,一旦最壞的局面出現,史從斌估計就算有人出來替自己說公道話,也還是免不了發配到城外莊子終老至死的下場。

二十多萬兩,其中有一半是這幾年史從斌與和記合作之後賺到的,但這都是族產,是公中的財產,每年賺的利錢,除了史從斌留下一部份繼續操持運作外,各門各戶都會分到一大筆銀子,他們平時也是在公中領銀子過活,莊上出產的各種產物,包括糧食和雞鴨魚肉,族人們就算袖手什麽事也不做,仍然是得按各房頭分一份,不能多,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