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陣法(第2/3頁)

大量的雲梯和雲梯車會搭在城頭,一次會投入過千人從幾面堡墻向上爬,在這樣的決心之下,就算一天攻不下來,死傷慘重,堡墻上的守兵也不會好過到哪去,一共才一千多守兵,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不過三百人,雖然洪承疇和盧象升並不知道內情,但在觀察之下還是很能看的出來,城墻上有精銳兵馬,都是組成了小股的隊伍,哪裏出現險情就去救哪裏,這樣的防禦看的出來城頭有很多有經驗的軍官,反擊的隊伍也打的很好,出手快,穩,準,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管怎樣,打的再好也抵消不了人數上的劣勢,兩個文官大佬和一眾武將都有相似的看法,今天不破,明天必破。

官兵能夠輪換,人會越來越多,給堡墻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城頭的士氣就算不泄,精力和體能卻是有限的,兩三天後,估計就是城堡被攻克的時候到了。

鼓聲轟隆隆的響了起來,明軍開始發出呐喊,騎兵們在兩翼先展開了,更多的騎兵策馬向北方而去。

……

越過河流和村莊後,孫耀命令大軍再次休整。

這時已經能聽到很清楚的廝殺聲響了,每隔很短時間都能聽到火炮的轟擊聲。

火炮只有一門,這是很明顯的事情,孫耀不禁有些責怪好友湯望宗,如果炮團多想想辦法,城堡上有十門八門的重炮,那麽明軍的攻擊就相當徒勞和可笑了。

在重炮轟擊下,百戰精銳組成的八旗兵也都是兩次弑羽而歸了,明軍還能有什麽機會?

不過聽火炮轟擊聲不緩不急,應該是城上還行有余力,並沒有到危急關頭,這也叫孫耀等人稍稍放心。

再怎麽說,王長富帶著的是精銳的官校生,加上幾百軍情司行動組的好手,戰場上陣列廝殺,軍情司的人很難發揮,在城頭這種狹小的地方以命相搏,這似乎正好是軍情司行動人員的拿手好戲。

孫耀稍稍放心,他已經上了指揮車,高達數丈的指揮車可以登高遠望,從望遠鏡裏看過去,可以隱約看到新平堡,還有城頭火炮轟擊時散發出來的煙霧。

明軍打著紅旗在拼命攻打堡城,孫耀看到一隊隊螞蟻般的明軍沿著雲梯車不停的往上攀爬,城頭上則是用民壯和守城的民兵用推杆把雲梯推翻,然後雲梯上成串的明軍摔落下來。

不停的也有明軍攀上城墻,但也很快被斬殺或是推擠下去。

城頭不停的有人揮旗調度,哪裏的明軍攻的狠一些,城頭上的精悍隊伍就往哪裏馳援,很快就將上城的明軍打下城去。

孫耀看了一會,知道這必定是一次攻擊剛開始,一旦開始可能要持續一兩個時辰,直到死傷慘重,將士疲憊之後才會暫停,然後調來生力軍再度攻城。

這樣的壓力下,城頭上的人一直精神高度緊張,體力會消耗很快……

孫耀不得不承認明軍采用了最好的辦法來攻打軍堡,在他下來之後,幾個參謀依次上去觀看,一個年輕的參謀說道:“大同巡撫和陽和道看來是很心急啊,孫指揮,讓我們去終結這場戰事吧。”

孫耀瞟了眾人一眼,說道:“你們是什麽建議?”

在孫耀身邊兩側是任團營級指揮的軍官們,只有少數一些是孫耀從參謀司帶過來的副手,多半都是二十來歲的官校生擔任指揮職責,有經驗的軍官神色從容,只是呼吸略為緊迫,而青年軍官們毫無例外的顯露出一副鬥志昂揚的神態出來。

“擊潰,但不求殲滅。”

“正面強攻,右翼迂回,左翼拖後。”

“有理,擺出姿態,迫其潰逃。”

眾多參謀倒是都是相差不多的想法,這些青年參謀是官校畢業生,此前都是學校裏的優等生,再實習,然後到學習高等參謀課程,畢業之後又被孫耀帶到參謀司裏來實習,水平都是相當的不錯。

列陣,擺開各營、連、中隊的距離,土木作業,攻城,守城,調度和後勤供應,文書往來,測繪和使用地圖,擺開計算火力覆蓋的範圍和距離……

這此都是參謀必須要掌握的東西,張瀚對軍事學的了解其實僅限於入門級軍迷的水準,但既然無數大能都證明了參謀制度的有用和高效,張瀚當然也是對商團軍的參謀部門投以相當的重視,不管是人才還是物資,參謀部門都是第一等的序列,軍中最好最出色的人才不是去當一線指揮官,而是會優先進行參謀軍官的考核,參謀軍官待遇最好,升遷最快。常有人對此表達不滿,張瀚的回應就是參謀其實是人的大腦,當然是要獲得最好的養護和供給,對此不服氣的人還是很多,比如軍訓司的人就相當的不服,他們向軍中提供了源源不斷優質的兵源,結果在軍司序列中地位遠不及參謀司,這實在是叫很多人相當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