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章 路邊(第2/2頁)

但整個礦工隊伍的士氣絲毫不減,這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奇跡。

換了明軍連續這麽走幾天,不要懷疑,百分之百嘩變。

各級武官可能都被殺光,將士星散,逃亡或是當土匪,甚至造反去了。

而礦兵們不需要怎麽動員,人人都是咬著牙跟著隊伍走,只有少量的人掉隊了,被車隊收容,送回靈丘去了。

那些受了傷的礦工,在被收容送走的時候毫無例外的都是嚎啕大哭,恨自己不爭氣,體能跟不上導致受傷掉隊,很多人氣的捶打自己的腿,在車上不停的大哭,見人見之而動容。

如果洪承疇和盧象升,還有遠在京師的那些權貴,還有高高在上的天子能見到靈丘這邊的情形,他們就會赫然驚覺,他們惹上了完全惹不起的存在,和記的這種凝聚力,眾人的這種拼死效命的精神,對張瀚的這種敬愛和忠誠,這是京城裏的大人物們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

大明雖然不是大清,但天子,皇室,太監,權貴,文官,士紳,堪稱層級分明,其實就是一個扁平化的社會,天子之下,皆為草芥,天子只能不斷的讓出一些好處,給一些特權,叫太監,勛貴,文官,各自體系內效力。至於大量的士紳是權力的外延,他們也得到一些權力分潤,大量的百姓,則完全是被帝國忽略的存在,由他們組成的軍隊,匠人,農民,對這個國家何嘗有過認同感和忠愛之心,對天子的所謂事天子如事君父,則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妄想而已。

倒是張瀚這裏,從來不要求別人視自己為君父,而恰恰是和記上下,卻是始終如君父般的視他。

只為張瀚一人撐起了和記,給了大家現在所有的一切,命運相關,福禍相倚,這才是真正的君父!

“再休息半個時辰,能睡的趕緊睡!”

這時有傳令兵騎馬趕過來,背插紅旗,沿途大聲喊著命令。

兩萬余人的礦工隊伍拉開了十來裏長的距離,同時有左右哨沿著另外的道路向前,還有一些部隊拉成縱隊,在地頭田間行動。

這是行軍隊列,盡可能的防止被敵人包圍或突襲。

在大片的礦工隊伍中,十幾個傳騎飛速策馬而過,下達軍令,接到命令的官校生轉而命令自己的部下,解開綁腿,就在原地好好休息。

如果是短暫的停留,綁腿可以不解,半個時辰足夠將士們好好睡一覺了,自然是要解綁腿了。

韓老六一邊解綁腿,一邊罵道:“孫黑臉咋想的,還有幾十裏地,不趕緊叫大夥繼續趕路,他要做甚?”

旁邊一個官校生,肩膀上掛著副連級指揮的軍銜標志,聽到韓老六的話,訓斥道:“軍人以服從為第一天職,上司沒有軍令,你可以考慮和進言,上司有了軍令,就要凜然遵循,韓老六你自恃身份,老是說怪話,再敢胡說八道,就將你攆出隊去,自家去草原。”

韓老六算是從龍較早了,當年在靈丘時早早投效張瀚,做了內應放翻了韓畦,然後又發明了煉鐵的新技術,立下大功,成了張瀚扶立匠人的標杆人物。

由此,韓老六在和記內部早就成了名人,他說話向來不講究迂回,也不在意對方的身份。他是一個匠人,搞好技術帶好隊就行,論薪餉他不比一個團級指揮差,這就是立過功的頂級大匠的待遇。

但論起職位,韓老六只是個高級技術人員,不負責任何權力和指揮,在礦兵隊伍裏由於他自行加入,只能算一個普通的礦工,連個隊官也當不上,副連級指揮訓他,盡管韓老六已經四十多了,這個官校生最多二十來歲,比他大兒子還小幾歲,韓老六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聽著,不敢回嘴反駁。

官校生罵完韓老六,心裏也是有些著急和郁悶。

他們一共四百來人,都是挑出來的精英人物,幾乎全部在一線部隊實習過,然後轉到中等學校深造,他們中有一百來人被王長富挑走了,直接去新平堡,幫著帶堡裏的人手守堡,剩下的跟著孫耀前去靈丘接掌礦工部隊。

這一次前前後後的計劃都是漢聲計劃中的一部份,開始時是絕密,後來隨著京師分號撤離,山字令頒發,大家也多少都明白了這個計劃的龐大和繁雜。

原來從張瀚回新平堡的那一天起,和記高層就擬定了一攬子的計劃,從掩護張瀚到總體撤離,都是早就計劃好的,隨著整個計劃展開,和記對各處的力量利用已經到達極致。可以說,不要說遠在京師的皇帝沒想到,礦山裏的幾萬礦工是隱藏起來的可怕力量,就算是商團軍中的自己人,又有誰想的到,竟是有伏筆埋在礦山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