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怒吼(第2/3頁)

張瀚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皇帝要捕殺張瀚,直接的後果就是使自己的形象完全崩壞,現在的皇帝在人們心裏就是宋高宗,當然,眾人絕不會容忍朝廷加害張大人,使張大人成為當世嶽飛。

嶽飛和秦檜,還有宋高宗的故事在大明可謂深入人心,婦孺皆知,文宣司也一直有意無意的把朝廷對張瀚的逼迫往宋高宗加害嶽飛的事情上引,在早就有定論的情形下,煽動人們的情緒實在是太容易了。

師指旗已經豎起來,有專門的車輛安插著這面紅色的丈六高的旗幟,旗幟之下,孫耀猛然一揮手,令道:“全軍出發!”

激昂的軍號聲響了起來,所有礦工在指令之下站立起身,背好背包,每個人握緊手中的武器,在軍旗的指揮下,一個連隊接一個連隊的出發,整條大道和四周的曠野遍滿了行動中的礦工,到處是礦工們手中兵器閃爍的寒光,田野和官道上被穿著灰黑色衣袍的人群擠滿了,漫山遍野,層層疊疊。

幾十匹軍馬在嘹亮的軍號聲中先奔向遠方,這是兩萬多人大軍中僅有的一支騎兵隊伍,他們將負擔哨探和指引道路的責任,劃定行軍區域,用最快的速度行軍趕路。

在不遠處,靈丘知縣朱之余一襲藍袍,頭戴烏紗,面色蒼白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

和記未反亦反,朝廷撕破臉,和記當然也撕破臉。

不過和記也無人過來為難朱之余,他與孔敏行等人熟識,這幾年對和記也相當配合,因為和記的牽連,朱之余兩次考評都是中下,其實靈丘戶數充足,地方富裕,文教倉儲也沒有出問題,刑名律令更是上上,但考核時就是中下,朱之余也沒有辦法可想。

他其實早就想掛冠而去,但數次請辭朝廷均嚴令不許,估計也是沒有人想到靈丘來趟和記的渾水,朱之余考評不高,不能升遷也沒有平調,在靈丘已經是近六年時間,想想真是苦不堪言。

但最苦的還是現在了,朝廷魯莽滅裂,悍然起兵,洪承疇的兵馬剛出大同人家這裏就接到消息,然後毀礦山,遷離撤退官吏和相關人員,二萬多礦工不到一個時辰武裝完畢,開始向著新平堡進發。

朱之余嘴裏象是含著世間最苦的藥材,這一刻他真是悲苦萬分。地方官守土有責,靈丘出這樣的大事,朱之余肯定跑不脫,他罪責難逃。此前他一直擔心,和記和朝廷打起來時會拿他這個知縣來祭旗,結果和記對他置之不理,甚至還好心提醒令他不要在這一天到礦區來,朱之余也算是承情了。

相反的就是朝廷,根本不考慮他們這些地方官吏的死活,擅起大兵之後對這些守土的地方官連個消息也不通,簡直就是任其死活。

朱之余想到這裏,心中不乏憤恨,如果不是和記講交情,做事講究,自己在靈丘縣的任上也沒有給和記找過麻煩,相反,還諸事配合,恐怕現在自己的人頭已經掛在靈丘城頭了吧?

剛剛礦工怒吼的時候,朱之余可是聽的相當的清楚!那種憤怒,哪怕是天子駕臨,恐怕也會被掀翻車駕當場斬殺,自己一個小小知縣,算得什麽?

陜北那邊已經被流賊攻克三個縣城,三個知縣毫無例外的都被殺害,朱之余想想就害怕。山西這裏,大同的幾個縣日子好過,其余的地方也是災害不斷,據一些知縣同僚寫信來透露的消息,山西諸府的情況也相當的不穩。

如果流賊一至,可能會立刻嘯聚數萬人,攻州破府不在話下。

要說軍鎮力量,大同鎮比榆林鎮是強些,太原鎮也有一些兵力,但十萬八萬的流賊嘯聚,邊軍一時半會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各縣守土有責,知縣是最倒黴的第一線的地方官了。

“最好把我逮拿京師問罪算了。”朱之余憤憤的想道:“反正靈丘這情形,他們總不能說將我定下死罪斬首吧。”

靈丘好幾萬礦工,除非調重兵看守,不然誰也沒有辦法,朝廷的那些大人物只要還稍有人性的話應該也不會太為難朱之余了。

“唉,大禍將起,大禍將起啊。”拋開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後,朱之余更是為大明朝廷擔憂。和記的力量,身在大同的人才會有更多更深的感覺。

組織力和蘊藏的力量完全能令人心驚膽寒!

別的不說,僅在此之前和記撤走的大量人員,技術,工場,機器,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朝廷哪有這種運作調度的能力?

至於留下的幾萬礦工,經常集結軍訓,朱之余等人早就知道了。

朝廷只盯著新平堡,防著草原,也研究過李莊,卻把這幾萬礦工給拋在腦後了。

就算沒有礦工,和記對農莊裏的農兵也是集結軍訓的,如果不是把農兵都撤走,在靈丘到李莊和新平堡等處,和記能輕松的集結五六萬人的農兵和礦兵組成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