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毀礦(第2/2頁)

……

“炸藥都埋好了,你們他娘的昨夜都爬了婦人的肚皮,一個個手軟腳軟,誤了事,老子砍你們腦袋你們都不夠賠的,聽到了沒?”四十多歲的老蔡中氣還是很足,穿著短襖站在半山腰,眼前是二三十座巍峨高聳的高爐,老蔡眼裏不可避免的有著心疼之色,但還是高聲叫罵著,令所有人加緊動作,不可有絲毫耽擱。

三十來歲,留著小胡子的蔡九建築物一臉的無奈,神色也很是陰郁。

現在這叔侄倆的氣質已經和當年完全不同了,當年的老蔡是一個落魄無用的喇唬,蔡九則是一個普通的青年,只是略懂鐵礦上的事務,這兩人一直被張瀚用在鐵礦上,這麽多年下來,氣質神情都是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

長期的主持一方,處理事務,人就會在這樣的境遇中不斷的成長。做決斷多了,自然就有一股威嚴氣質,而經歷的多了,自然也會思考的多,除非是天生的不可救藥的蠢材,不然的話總會成長起來,並且越來越聰明。

在和記,不存在逆淘汰,有本事的人才會一直在上位,跟的上才能保持住地位,跟著張瀚的老人中,連老掌櫃周逢吉都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事業,否則的話,尊榮是有,權力是肯定沒有了。

山字令一下,整個靈丘礦的礦洞被封,大量的人力用來封閉礦井,同時安排了不少的炸藥,準備將那些高爐全部炸掉。

和記煉鐵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技術上已經把同時代的東西方都甩掉了,和記的精鐵和鐵器能行銷天下,產量大質量好,煉鐵的技術,人員的充足,還有優秀的管理,各方面都相當出色,這才能在短短幾年內擠掉閩鐵,完全掌握了北方市場,並且能大量出口。

和記在北方的戰事,除了精鐵生意獲得的大量利潤支撐外,將士們的大量的鐵甲和兵器,大量的火器,包括火銃和火炮,都需要靈丘和遵化鐵場的精鐵來支持。

甚至造的馬車,一些民用的貨物,離了精鐵都不可能成功。

整個和記的崛起,說靈丘礦山占一半功勞,應該說所有人都不會有疑義。

現在這裏就要全毀掉了,朝廷對和記的覬覦是全方位的,不僅是各處的商行,當然還有靈丘的礦山,遵化鐵場早就停工,高爐毀掉礦洞填埋,叫朝廷一無所得。

而在靈丘這裏也是如此處理,朝廷也好,地方的豪強也罷,最終能得到的就只能是一片廢墟。

並不是和記心狠,而是朝廷的做法已經令所有人寒心,既然朝廷想要,那只能叫他們什麽也得不到。

其實對張瀚來說,這裏的礦山根本也無所謂,朝廷能得到的高爐和礦井在技術上並沒有甩開整個時代,和記的優勢在於人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制度,這些朝廷有嗎?

遵化鐵場一開始就是朝廷的,事實證明大明的管理相當的爛,在北宋和南宋時期,僅憑少量的國土礦山和人口,但有優秀的管理,宋的礦藏開采水平是遠遠超過大明的。鐵礦的開采,由於明的中後期放開私人采礦,所以生鐵產量超過了宋朝,至於銅礦開采,則被兩宋遠遠甩開很遠了。

這種稀爛的管理者,就算把礦山和高爐給他們,又能怎樣?

但老蔡等人是堅持反對,甚至他們相當的瘋狂。

每個礦井都封死,每座高爐都要炸掉。

還有大片的附屬建築,全部毀掉!

可以說,撤離之後,靈丘已經成死地,將來就算要恢復,也得動員萬人以上的勞役,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現在的全貌。

這樣做,老蔡還是感覺值得。

人活著,有時候不一定全然是理性,如果人類是全部以理性出發來處理事情,恐怕歷史要改寫,很多戰爭不會爆發,很多科技的進步也不一定會如歷史上存在的那樣了。

情感和理性並存,有時候情感大於理性,有時候理性大過情感,矛盾和沖突,階梯式的上升,這才是完整的人類形態。

老蔡現在的情形就相當的瘋狂,一群群的人被他驅離著去做手頭的事,礦工們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但在老蔡這老資格的管理面前,也是一個個乖巧似綿羊。

只有韓老六不怎在意,披著衣袍站在庭院一角,一臉的心疼。

韓老六是獻上了煉鐵的改良法,從此改變了人生,現在有妻有子,還納了房妾,從一個破落戶礦工成了和記的大師傅,還在張瀚面前也能說的上話,人生經歷也算是相當的傳奇了。

這座礦山就是他起家的地方,是韓老六呆了半輩子的所在,當聽到爆炸聲,看到火光升起,高爐傾倒時,這個老礦工簡直心疼的要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