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 布局(第2/2頁)

“是的,大人。”

楊秋答應一聲,見張瀚沒有別的吩咐,就示意趙立德等人隨自己一並離開。

“楊大人。”下了箭樓走了一段路之後,趙立德忍不住問道:“應變計劃密級很高?現在能轉達到在下這一級了麽?”

“是最高密級。”楊秋笑道:“代號漢聲,涉軍、政、商、民各方面,是全方位的動員計劃,所以暫時還不能公布……老趙你莫急,到時候有你忙的。”

趙立德苦笑一聲,他最討厭當個算盤珠子,叫人撥一下動一下,不過又能怎樣,級別不夠就是不夠,和記的規矩是死的,別看楊秋現在和他說笑話,要是自己真想打聽,立刻就會翻臉排揎他一通,還是別找這個不自在了。

楊秋卻很悠然,仰臉看看星空,他當然不知道帝星在哪兒,不過以楊秋久在中樞的身份,對一些事的清楚之處不在趙立德之下。

現在和記唯一的障礙就是天啟皇帝,皇帝無失德,對和記不薄,很多將士對天啟皇帝心存好感。

而信王不同,年齡小,行事操切莽撞,心眼小刻忌寡恩……這當然不是張瀚給楊秋灌輸的,軍情司的高級別情報裏經常有對信王的報告。信王怎麽容易生氣,對下人怎麽刻薄,平時的想法和做事的手法……報告很多,雖然還不能涉及到最高層面,但用現有的情報把信王勾勒出大概的形象還是辦的到的……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性格容易走極端,猜忌刻薄,天性涼薄,喜歡推諉於他人,自己不願背責任,不願承認錯誤的少年人……

這樣的性格對普通家庭的少年來說不算大毛病,時間和生活會象鞭子一樣,不停的抽在人身上,到了中年漸漸也就成熟了,知道合作,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裏。而對一個親王和一個將要當皇帝的人來說,信王身上的種種毛病不僅不會縮小,還會擴大。君權神授,皇帝萬歲,在現在的大明體制之下,當了皇帝之後錯誤只會越犯越大,而不會改小。

很多事情就是天生的,想改也改不掉。

信王即位之後,可想而知的一定會對付和記,這也是和記高層一直等待的機會。

時間點也是剛剛好,草原已經發展起來,壯大起來了。光是內需就很強了,還有對俄羅斯人的貿易也是利益的重要來源。

就算失掉北方市場,在一定時間內和記都可以承受,而遭遇更不公平的待遇和攻擊之後,和記的人心會徹底歸附到張瀚這一邊,甚至廣大的北方百姓,也會站在張瀚這一邊了。

只是楊秋還琢磨不出來,究竟和記大舉入侵,真正伐明的時機是什麽時候?皇帝一出手,和記這邊就總體動員南下?

楊秋搖了搖頭,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以張瀚的性格,肯定還會壓一壓,磨一磨。不僅要叫和記的人看清楚,也會叫大明那邊的士紳百姓們有一個比較深刻的教訓。

這個時機可得把握好了,過早不行,過晚也不行。

楊秋知道,高層的幾個人都是想著能順利的拿下大明,盡量不太損元氣。這樣迅速得到北方之後,和記再於南方發力,爭取在兩三年內結束全面戰事,這是最經濟的打算和做法。

“起風了哩。”楊秋突然轉頭,對還是一臉懵懂的趙立德道:“大有為之時,就快到了。”

趙立德抱拳一笑,說道:“數年之後,可能楊大人就封侯了。”

徹侯,從先秦兩漢就是人臣之極,大明的侯伯也是世代榮華富貴,楊秋自忖自己一定有個侯爵,從一個破落戶喇唬到侯爵,真是睡著了也能笑醒過來。

楊秋笑著一還禮,說道:“老趙好好幹,最少弄個伯爵!”

“那不敢想。”趙立德籲口氣,說道:“世襲指揮使,咱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