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章 碰壁(第2/3頁)

“老八,我看你遠遠不及父汗!”

隔著老遠就能聽到莽古爾泰粗野的叫聲,這位三貝勒倒不是有什麽深刻的惡意,純粹的發泄不滿。

自皇太極即位之後,先成立六部,薩哈廉掌戶部,嶽托掌兵部,不管是不是空頭,先把架子搭了起來。

六部和漢軍直接由皇太極直管,對一些旗務六部也逐漸插手。

這是陰柔功夫,各人也不能說成立六部不好……漢人都有六部,女真前輩大金國也有六部,後金成立六部,三大貝勒也不好反對,這又不涉及到他們的權威。這樣的事都是在大汗和三大貝勒共坐的時候提出來的,明面上都是四人共同通過。

成立六部後,皇太極逐漸抓權,又成立了文館,把範文程寧完我等人推了出來。

接著又練漢兵,發給火器,派馬光遠等人學著鑄炮。

這些事莽古爾泰都不是很贊同,但四大貝勒裏,大貝勒代善比較超然,二貝勒阿敏自成一脈,三貝勒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關系最為親近,兩人算是一體的,很多事情上,皇太極除了給自己的兩黃旗照顧外,最多的傾斜就是往正藍旗那邊,四大貝勒裏,老五和老八好的如同穿一條褲子,這樣才能壓的住老大代善,震的住老二阿敏。

後金國內的情況太錯蹤復雜了,八旗內爭千絲萬縷,舊有的體制不能適應的新的情況。還有大戰略的麻煩,四面楚歌的惡劣局面要試探著去打破,還有境內的漢軍和包衣的問題,努爾哈赤晚年殺的太狠,對漢官和漢軍將領太苛刻,也要徐徐挽回。對各官莊的包衣也要盡量的松一扣,新掠的漢人丁口,盡量的將壯丁編入漢軍之中,重新成立漢軍這事皇太極是下了決心的,但也急切不得,需要徐徐為之。

還有居住在沈陽和遼陽的那些蒙古貴族們,自察哈爾完蛋,兩邊道路信息不通後,這些人就急的跳腳,每天都有人求見大汗,他們急著想請後金兵往科爾沁動兵,要把科爾沁部打回來,重新連成一個整體。

可是皇太極連廣寧和十三山都不敢去碰,那是硬仗,後金國的國力現在太弱了,要不是去年打草谷打到了大量物資,憑後金現在的國力,這一次的寧錦之戰根本打不起來……沒錢沒糧出來啃硬骨頭,這明顯是虧本買賣,各大貝勒和旗主們根本不會願意出兵,皇太極的威望又不夠……

這一次打錦州不成,打寧遠又受挫。更為叫人心驚的就是關寧兵敢於野戰了!

祖大壽和尤世祿兩員重將各領千多人的內丁,配上幾千人的營兵,裝備具甲都不差,訓練也不錯,後金兵幾次派騎兵在兩翼試探包抄,明軍並沒有慌亂,要是往年,兩翼有騎兵一跑,明軍準保亂了營,將領在內丁簇擁下趕緊逃命,剩下大量營兵被屠殺,如同割麥子一樣去收割人命就行了。

這一次明軍的表現令皇太極感覺吃驚,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郁結之氣梗在了他的心口。

明軍不僅有威力巨大的火炮,還有了野戰對抗的決心和能力,後者才叫他十分不甘和郁悶。如果遼西明軍也越打越強,倒是不擔心幾年之內他們敢打過來,而是叫人擔心以後再也沒有地方去打草谷,更斷了從遼西突破到關內的念想。

遼西兵強馬壯,餉械充足,一旦軍隊敢打敢拼,將領也有了取勝的信念,這就是相當可怕的事情了。

遼西,廣寧,還有東江盤踞的寬甸,另外此前的幾次戰事證明了寬甸還有和記的強兵,再加上背後的朝鮮,一張大網已經成形,皇太極可以預料的到,就算左沖右突,也完全沒有辦法將這張大網給沖破。

東江和朝鮮是最弱的兩環,但這兩邊都相當的窮困,根本搶不到什麽東西。另外東江那邊也有和記的兵馬,這使皇太極投鼠忌器,不管怎樣,皇太極已經將和記視為最強悍的對手,在沒有確定一定的優勢之前,和記是他不願意去碰的對手。

莽古爾泰抱怨著大步走過來,其實正藍旗的損失不大,這一次寧遠之戰,損失最大的是薩哈廉麾下的牛錄,祖大壽和尤世祿打的很穩,雙方一直是小規模的接觸戰,明軍主力一直試圖依托堅城和火炮的幫助,但也敢於主動出擊,這給後金軍造成了相當的困攏,天氣炎熱,師老遠征,而明軍意志前所未有的堅決,打的相當沉穩的堅定,調度起來諸將聽命,顯然是上位的遼東巡撫有絕對的權威……

“五哥不必生氣。”皇太極按下心頭的不快,迎上前去,對莽古爾泰道:“明軍這一次打的不錯,你損失的丁口,我自己的旗下牛錄不補,先給你補。戰馬也是先給五哥補,然後各旗再補。”

莽古爾泰咧著大嘴笑起來,這並不是他著重幾匹戰馬和少數的損失的丁口,而是老八對他的這種一慣的尊重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