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少君(第2/2頁)

張彬落落大方,言語得當,令得趙立德也是心生好感。

張楨卻道:“趙大人看樣子風塵仆仆,辛苦了啊。”

趙立德一征,仔仔細細的看了趙楨半晌,方叉手道:“不辛苦,公事都是總要有人做的。”

張楨笑道:“果然和父親一樣的說法,總是要有人做事的,我兄弟二人無事,趙大人請隨意吧。”

趙立德默然不語,卻退向一邊,不敢在兩個公子之前進府。

張彬和張楨顯然也是習慣了,兄弟二人又向趙立德點點頭,在侍從人員的護衛下自己一蹦一跳的上了台階,沒有走二門和儀門,從夾巷中穿過去,顯是往後院去了。

“了不起。”趙立德看到了迎出來的蔣義,由衷說道:“兩位公子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可敬可嘆,張大人真是令人由衷欽佩。”

“這叫能者無所不能啊。”蔣義也是笑,接著小聲道:“老趙,一路上烽火大起,你搗的鬼吧?”

“你怎不去問大人?”趙立德斜目以視,當然不可能真的回答蔣義的問題。

相比楊秋的鬼祟和小心翼翼,趙立德可是要光風霽月的多,最少行止大方,言談得體。當然還是有掩不住的陰寒氣息,這也沒有辦法,長久潛藏和訓練情報人員,做了太多見不得光的事情,氣質改變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因其性格中潛藏著豪邁之氣,近似軍人,否則當年也不會那麽大膽子,敢做出改變自己一生的選擇,並沒有多少猶豫和遲疑。

因為氣質類似軍人,蔣義等人對這個高級情報官員也沒有多少抵觸和排擠,算是情報司難得的和侍衛司關系好的官員之一。

蔣義也只是笑笑,並沒有再追問。

好奇心可以有,適當的閑話也能說,真的打聽太多,並不是好事,這一點分寸他還是有的。

不過不論如何,蔣義也是用敬佩的眼光看著這個情報官員。

出門不到十天,整個陜北已經大亂,王二雖然只領幾千人,並且只打下一座縣城,可是造出的聲勢卻相當驚人……大明自唐賽兒之後,農民起義只有正德年間的劉六劉七叛亂,而劉六劉七兄弟也不算是農民起義,他們原本就是響馬,只是後來把聲勢鬧大了,因而史書留名……就算唐賽兒,也是教徒起義,非農民起義,雖然其當時是永樂年間,大工浩繁,國力透支,成祖皇帝好大喜功,浪費頗多,洪武年間休養生息的國力被揮霍一空,導致民間極為困苦,若不是仁宣年間戛然而止,恐怕大明會直接從開國初的強盛轉為衰敗……所以成祖皇帝其實在軍政大略和治政理國上都屬平常,算是二世祖紈絝子弟中的才志之士,有膽略,有雄心,但不代表有超強的能力,比起他的侄兒他是強不少,但比起乃父洪武皇帝,實在是相差的很遠。

自正德之後,真正的農民起義只有王二這一股,且嘯聚之後就能破縣城,顯然實力不弱。宣大和三邊兩大總督都在調集兵馬,只等朝令一至就會動兵……其中三邊總督楊鶴肯定是最為急切的一個,三邊總督以前為三邊總制,首任是閣臣楊一清,當時楊一清以內閣大臣出任地方,為時人詬病,但也反應出三邊總制的重要之處,當時套部寇邊甚急,宣大甘肅和陜西都在其兵鋒之內,特別是甘肅等處多次被套部攻入內部,甘州肅州都曾經被套部兵臨城下。嘉靖年間對收復河套並無能力,但歷任總制都以收復河套為念,到如今套部早就煙消雲散,原本是可以放松的時候,但北方又出現了和記,甘肅的實力完全不足抵禦強敵,內部又出現農民起義,楊鶴肯定已經是焦頭爛額,應該屬於最頭疼的一個了。

新平堡內現在緊張的氣氛已經不再是針對和記,有了王二起義之事,人們明白朝廷的目光應該投入在這突然爆發的農民起義之事上,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又挑起對和記的戰爭,如果內外烽火俱起,大明能應對乎?

一場潛在的危機就此化解,最少又能拖延一陣時間,盡管趙立德不是很明白張瀚的用意,但最少他明白張瀚又成功了……內外兼施,對內,使盧象升等人深明其控制力很弱,一旦爆起,會有不測之禍。王汝槐這樣從京中過來的操切之輩,自此也應偃旗息鼓,就算尚有余勇,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在外,則一場數千上萬人規模的起義,勢必會使榆林甘肅大同陜西山西各鎮緊張,特別是如果事態發展的更加厲害時,恐怕大明的這幾個軍鎮會自顧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