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 妄人(第2/2頁)

倒是經此一事,朝廷嘴臉暴露出來不少,相信不少將士對攻打大明的心理障礙減輕了很多。

待書信呈上,孫敬亭草草看了一眼,臉上也是露出微笑來。

再遞給梁興,劉鵬,李平之和何斌等人看,各人都是微笑起來。

梁興更是哈哈大笑,說道:“不料事情果然是這般了局,妙極,妙極。”

李平之神色平靜,說道:“朝廷這幫子官員,一向就是這樣,欺軟怕硬,今日這般結果,並不算意外。”

張瀚若是在此,必定能想起皇太極勒索宣大地方官員的事,女真征察哈爾,一路打到青城,回師時糧餉不足,結果就陳兵勒索宣大,宣大地方官為免生戰亂,耽擱了自己前程也是答應下來。

這事實在丟臉,也是大明官吏將士被皇太極看清楚了底細,其後連續數次入侵,八旗兵都是如入無人之境,堂堂大國,被幾萬丁口的異族欺負到如此地步,說實在的連北宋也不如。北宋是被搗心一拳,直接被突襲打下了首都,算是巨蛇被斬首,地方上的損失反而不大。而大明亡國之前,首都一直平安無事,卻是叫治下的千萬子民替皇帝和百官擋了災,歷次八旗入境,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地方損失極大,多少人家妻離子散甚至舉族被殺,地方上城鎮被破壞,村落淪為荒地,百姓要麽被殺要麽被當成牛馬豬羊一樣掠回女真地界,成為包衣,當牛做馬……大明有如此境遇,有什麽資格誇說武功!

眾人皆有振奮之感,這一次成功,可見大明還是底氣不足,孫敬亭的冒險成功,還是得益於自家力量的強盛。

正如李平之所說,抱定破口而入的決心之後,反而容易得到想要的結果。

孫敬亭也是用十分欣賞的眼光看向眼前這個青年。

張瀚已經決心在未來十年內重新經營西域,以卻圖南城為核心,不走河西走廊,而是從蒙古方面向西域進軍,二十年後,將西域地方重入版圖。

趁著王朝新立的興盛期,張瀚很想把這些問題都一次性解決,孫敬亭曾經和張瀚多次討論過西域經營的人選。

常威是好人選,可是台灣那邊也離不開常威。

莫宗通經常北方和俄羅斯人貿易,熟門熟路,而且長於內政短於軍務,膽魄上也欠缺一些,不是太合適。

梁興等人又專心於軍務,西域的事不光是打仗,還有政治和經濟上的考量,純粹的軍事人才並不合適。

而孔敏行和李東學等人都各有優缺點,總體來說張瀚都不是特別滿意。

倒是孫敬亭發覺了眼前這個英才,他若有所思,難道是這一次行動的另外一個大收獲?

十年之後經營西域,李平之三十多歲正當其時,而且經驗豐富,性格又是銳意進取,到那時,恐怕再也沒有比這個人最合適不過了。

一念及此,孫敬亭終於也跟著眾人大笑起來。

對西域的經營,在張瀚和孫敬亭的心裏不比奴兒幹都司輕多少。

自漢唐以下,中國只要強盛就一定會經營西域。

到了大明時,對西域的經營一直不被重視,從明太祖洪武年間王朝最興盛時期對西域興趣也並不大,這裏頭原因很多,也不能對明太祖過於苛責。

但以張瀚的立場來說,中國的版圖不能缺那一塊,滿清最大的貢獻就是從清初到中期一直不停的與衛拉特蒙古人交戰,乾隆時期徹底消滅了準葛爾部,並且鎮壓了回部的叛亂,乾隆之後,西域定名為新疆,從此完全附入中國版圖。

而張瀚一心要消滅滿清,如果和記成功,清朝不復存在,而他又不去經營西域,中國版圖將在幾百年後缺了一塊,那這個罪過可就大了。

對西域的經營到目前來說還只是構思和想法,要等和記徹底騰出手來,將大明和東虜解決之後,擁有充足的財力和兵力之後才會付諸實施。

時間表是十年,也可能是十幾二十年,張瀚還年輕,他等的起。

不過不論如何,西域遲早將是囊中之物,對此孫敬亭很有信心,也可以說是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