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調防(第2/2頁)

“你等會兒再走。”一個肩膀上扛著兩顆銀星的將領匆忙走過,看到張春牛臉上就露出笑容,指著他道:“給我定住在這裏。”

“哈哈,是聶軍政官!”張春牛見了也笑,當年他和盧大富李守信等人在一起時,聶磊就是他們的軍政官,當初新兵時總有犯錯的時候,聶磊見了就是板著臉一聲“定住”,然後犯事的就得乖乖站在原處等著處置。

開始時各人都嚇個半死,但除了少數真的犯了大錯的,聶磊對人是以批評教育為主,很少把人一棍子打死。

這樣的軍政官當然極被人擁戴,後來聶磊調到槍騎兵那邊,一晃就是兩三年過去了。

聶磊笑著點了點頭,現在他是軍政司的副司官,有消息他要接掌軍政司。

很快就會大改制,軍令司和參謀司會合並為樞密院,與政事堂對立,將來政事堂很可能改為中書門下省,樞密院掌握的是軍令系統和參謀還有軍訓司軍法司,日常管理,維持軍法和戰時的調兵和具體的戰事由樞密院來負責。

而軍工司和軍政司和軍需司則歸政事堂,將來歸中書門下,所以和記的體系也並不完全和大明還有傳統相當。樞密院的職掌由軍令到參謀再到訓練,整個軍隊這一塊基本上是樞密負責。而政事堂則掌握軍政軍工和軍需,軍政方面又是把軍官軍籍档案升遷退役入籍都抓起來了,職能比此前稍有加強。

原本的各司主官可能會升上去,任副政事官,也有一些出外任大郡的郡守,以達成張瀚的地方和中樞的平等交流。

就象漢時的郡太守,入可為九卿,而九卿也可以出外為郡太守。

大明的中樞官,比如翰林到地方上當知府就被認為是貶斥,京官出京就得升官,就算這樣很多身在清流的京官寧願不升級也不願出外,因為中樞才是重中之重,一旦出京就算升官也算貶職。

想當閣老執掌天下,從大明中期過後就不能出京了。為翰林,等資格夠了開坊入東宮講學,然後編前朝實錄,再遷轉為侍郎,最後就等著轉為尚書或是直接入閣,這才是文官的終南捷徑。

到地方為官,到底要辛苦不說,還容易擔責任,事勞任怨,辛辛苦苦幾十年才得到中樞,實在是事倍功半。

這一點明朝還不如清季,清時掛大學士頭銜在地方上任總督的大臣有很多,疆吏貴重,雖不及軍機權重,但仿佛也能分庭抗禮,特別是中期之後,地方離心力強,疆臣等於諸侯,象李鴻章在直隸,北洋水師這樣的亞洲噸位第一的海軍其實是他的私軍,整個清廷也就是北洋系的陸軍能拿的出手,可以說是李鴻章這個封疆大吏撐起了半個中國的防務,這種地方官員的權力和尊榮,也是大明從未有過的。

不過清時的封疆大吏權力過大,甚至等於半獨立的狀態,也是清中期之後地方事多,中央對地方控制不足造成,從東南五省互保就看的出來,中央對地方的權威實在是相當的有限。

到了清亡,果然就陷於內爭,各省軍閥爭鬥不休,徒耗國力。

張瀚理想的中樞與地方的關系,既要地方有權力和地位,也不能形成自立,也就是中樞強化,地方也強化,兩者共贏。

這種願望和目標當然極好,可是是否能達成這樣的目標,還得繼續摸索前行。

聶磊進了房沒多久就出來,手裏揚著一張紙,笑著對張春牛道:“你倒是猜猜看,這是什麽?”

張春牛笑道:“這哪猜的出來?我很快要出任務,難道是又有新變化?”

上一回急令出任務,結果後來取消了,張春牛也猜不到到薊外做什麽事情,現在在薊北有鐵騎兵第二團駐紮著,真是神鬼辟易,明軍對應的是黑雲龍帶著兵馬在邊墻處駐紮防禦,恐怕他們自己都不敢說能守的住。據軍情司的情報,黑雲龍隔天就派人回京師告急,請求從遼西直接弄一些大炮過來,架在大安口和古北口等邊墻要隘處,要不然的話薊鎮的軍心實在是維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