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選邊(第2/2頁)

另一位則是兵科給事中王汝槐,在出京前此人正在巡視京營,每年都會有給事中和禦史巡視京營,核查三大營的武庫,額定京營兵數字,看操練情形,然後據實具奏,這是大明朝廷中樞對京營的控制加強之舉。

太監管武庫,勛臣負責日常管理,還有文官為協理京營戎政,一般用兵部侍郎來擔任,是勛臣的副手和監視者,再加上禦史與給事中定期巡視,以防生事。

這一套體系相當成熟,也是曹吉祥之變以後大明再無內亂的原因所在。

勛貴不準在京師內藏甲,不準蓄養家丁,給勛臣占役一些京營兵額也算是皇家的妥協,京師內只有皇帝直接控制武裝力量,分而制之,所以哪怕主少國疑,也絕不會有陳橋兵變,某個大將黃袍一批就能造反成功的事情,在大明絕對不可能發生。

文官控制政府之余,也完全壓制住了軍隊,在戰鬥力上肯定有損失,但在朝廷內部的穩定上還是有相當大的成效。

王汝槐只是從七品的官員,但在場的賴同心也好,還有左衛兵備道王點,都是對王汝槐相當的尊敬。

此人如果差事辦的好,很有可能留下來就地轉為巡按,雖說巡按不如給事中在朝中發揮的影響力大,但此時能在大同任巡按卻非在京為給事中可比,最少也是簡在帝心,能力和操守都被信任的才會有這種機會,從王汝槐的表現來看,此人也對這個位子有相當大的興趣。

“可以確定張瀚是帶著家小回來了。”王汝槐放下手中的望遠鏡,一臉輕松的道:“賴將軍,你可以去迎接他了,不過,要記得自己的職責才是。”

賴同心汗出如漿,呐呐道:“末將和張瀚並不相熟……”

王汝槐目光森冷的道:“這話賴將軍想騙誰?”

賴同心要哭出來了,當下也不顧北門上有很多將士看著,立刻跪了下去,垂首不語。

“我知道賴將軍有為難處……”王汝槐沒有把賴同心拉起來的意思,他就是有意要敲打一下這個地頭蛇參將,也要叫將士們看看,大明天下到底是武夫說了算,還是文臣說了算!

王點在一邊皺眉看著,賴同心也是將門家族出身,如果不是害怕朝廷逮拿問罪和連累自己身後的家族,賴同心這樣的地頭蛇也未必會有多畏懼王汝槐,這樣的做法,似乎是有點過份了些。

“沒有難處,末將這就過去,請王大人派人跟著……”賴同心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再騎墻,朝廷與和記只能選擇一邊,當下只能咬牙應下來再說。

從感情上來說肯定傾向和記,和記這麽多年不知道送了多少禮給他,兩邊人員往來不斷,三節和婚喪嫁娶都有往來,又是本鄉本土的人,肯定比外來的官員更值得信賴。

關鍵是和記也相當強大,強大到了足夠威脅大明的地步,很多大同地方的武將都有些猶豫,在這種時候選邊錯誤,可能影響家族未來二百年的發展。

只是朝廷這一次的行動相當迅速,派出來的官員也是精明幹練者為多,並且相當一致的不收賄賂……慣例的接風宴還參加,也拿地方上給的土物一類,但賴同心四處鉆營打點,卻是沒有一個文官收他的銀子。

這一下賴同心才明白過來事情大壞,已經到了必須重新選擇的時候。

王汝槐叫賴同心去迎接張瀚當然故意逼他,賴同心想假撇清,就非叫他坐實了和張瀚相熟的過往之事,敲打一下,底下才更好辦事。

賴同心倉惶走下城樓,王汝愧對王點笑道:“王大人是否覺得下官有些過份逼迫這賴同心了?”

王點道:“賴同心手裏的千余人馬不足一顧,除了那幾十個內丁外余者全無戰力。但此人在地方經營很久,消息靈通,似乎還是要給他稍留體面。”

王汝槐冷笑道:“就因為此輩向來奸滑,如果不加以逼迫敲打,又怎知道厲害?叫他坐實了與和記交情的過往,也是要他明白,朝廷現在不拿辦他,就是等著他戴罪立功,還想著左右逢源,不要說榮華富貴了,很可能逃不過西市那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