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擔當(第2/2頁)

盧象升皺眉不語,他倒不是有什麽潔癖,如果真的有必要,殺人也不是他的負擔。主持地方軍政事務的大員,哪個手上沒有血?盧象升在府縣任上處死的刑犯和梳理軍政時下令殺死的人最少都過百了,哪條人命不是他親手下令處決的?要是有必要,殺人根本不算什麽了不起的大事。

大丈夫就算不能心如鐵石,也要能當機立斷,婦人之仁是做不得什麽大事的,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留在京裏當京官的好。

盧象升猶豫的原因很多,想了一想,對霍維華道:“其一,張瀚回新平堡不知道帶多少兵馬。坦白來說,其部下定然有很多精兵,連續數年在北方與北虜交戰,其如果帶幾千部屬回來,我這幾千人毫無用處。其二,地方官員將領定然與其勾結,只怕我們還沒有動手,就有人走漏消息。其三,真的這樣做了,天下人觀感若何,也相當值得考慮……”

“第三條不必想了。”霍維華斷然道:“當斷不斷,必受其禍。曹操若殺劉備,哪來天下三分。有些事情不僅不能有婦人之仁,甚至也不能考慮到名聲什麽的……”

“這話也對……”盧象升點了點頭,他確實不是太拘泥的人。

“第一條現在真的不能確定。”霍維華道:“不過總得看看再說,如果他帶幾千人回來,朝廷仍然可以暗中部署,或是嚴加斥責,他退隱不過是想避開風口浪尖,挽回名譽,我倒是不信,如果帶幾千上萬人回來,又有什麽意義?其二,正因為考慮到大同地方官員,不分文武均與和記有牽扯,所以這一次的事,只有巡撫洪大人與盧大人你知道,地方諸將,新調任的應是可靠,到時候洪大人恐怕會有更詳細的安排,盧大人可以到大同府城與他商量一二,看看怎麽將這事做的湯水不漏……”

盧象升這時才明白過來,這一次的事情朝廷真的下定了決心,雖然是霍維華和崔呈秀還有魏忠賢等人在私宅裏商量,但內閣肯定不會反對,這麽大的事也不會知會六部九卿,畢竟下死手謀害在草原上剛立了大功的英雄,就算是皇上也背不起這個黑鍋,天下人定然議論紛紛,直接下手的人會被罵死!

朝中的大佬,直接出來背鍋的肯定不多,魏忠賢肯定不會把這事扯到身上,張瀚是個威脅不假,但和記從來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對大明朝廷向來恭謹,此次主動退隱之事傳揚開來也會引發輿論的同情,這個時候朝廷卻下死手暗害了這樣的向來忠良的臣子,英雄光環加上悲情光環,立刻會引發天下人的不滿。

可以說做這事的人,可能會遺臭萬年!

風波亭殺嶽飛的人,到現在還跪在西湖邊上,張瀚的功業可能都超過嶽飛了,但畢竟大明現在不是國破家亡的階段,所以給人的觀感是一個特別有能力,會練兵打仗又能賺錢的大商人,不愧名臣之後,如果要找歷史人物比較的話,可能類似謝玄,也是一個相當出色的“小兒輩”。如果死於朝廷之手,那形象就會大為不同,會成為一個圖騰式的悲情英雄,可能人們不會直接怪罪到皇帝頭上,就象殺嶽飛明明是趙構的主張,人們卻怪在了秦檜頭上,到時候盧象升和洪承疇等人,名聲定然臭不堪聞。

似乎是看出來盧象升的神色有些難看,霍維華小聲道:“短時間內定有一些波折,不過朝廷會陸續放出一些張瀚不軌的消息,然後慢慢褒獎,行此事,盧大人受的委屈,將來必定會受到彌補的。”

“我不擔心這個。”盧象升道:“張瀚確實有不臣之心,沒有忠臣是他這個樣子的。能殺他,我不會手軟,我也不擔心名聲,清者自清,將來總會有人明白。我擔心的是事情做不好,但既然朝廷已經下定了決心,我就只能勉力去做……”

哪怕陣營不同,彼此也沒有過交集,這時候霍維華還是用敬佩的眼光看著眼前這個人。不管是談吐儀表氣度,還有展現出來的謹慎和縝密,還有敢於擔當的膽魄,盧象升不愧是已經成名的名臣,否則也不會在這個年齡和沒有太深黨派色彩,朝中也沒有真正大佬扶持的前提下就能做到兵備道,並且被派往現在最危險的地方。

霍維華在此前並不了解盧象升,這麽短短的接觸之後才知道此人真的不是凡俗之輩。

洪承疇是萬歷年間舉人,資歷更老,但在此前派往大同時就相當的猶豫,並且可想而知,接到朝中密諭令他與盧象升配合襲擊新平堡時,這個巡撫一定沒有盧象升這麽爽快應命,還不知道要強壓多少回才能令洪承疇配合……